作者:蒋家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2 8:17:10
选择字号:
合肥工大与创新区域“零距离对接”
 
近日,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江汽集团联合组建的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陆续向合肥市场推出1000辆第二代纯电动轿车。这是该校主动对接创新区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所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
 
本报记者 蒋家平
 
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工业类科研项目1/3在合肥工业大学完成,合肥工大有1/2以上科技成果转让在安徽。2008年来,合肥工大与安徽省内企业签订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646个,总经费达3.4亿元。该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工业的脊梁”。
 
找准协同创新“结合点”
 
科技创新具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再到市场营销、形成规模经济的完整链式结构。“在这一创新链中,任何一个创新单元都不可能从上游一路做到下游,包打天下。”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说,“我们坚持‘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特色,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在行业、区域经济发展中找准结合点,为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为此,合肥工大近年来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先后与安徽省16个市,及省国土资源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建立了三个层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服务覆盖面遍及全省。
 
2008年10月,安徽省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后,该校又率先响应,发布了《自主创新行动纲要》,围绕安徽省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和培育新型产业的需求,选择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作为突破口,以期通过产学研结合,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仅把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作为对二级单位考评的重要依据,还把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分解到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岗位聘任等方面,要求45岁以下教师必须具有到大中型企业挂职等经历。学校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教授岗位,助推科技成果与企业创新的融合。
 
“政策调整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论文导向式’考评机制,调动了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徐枞巍说。
 
前移科技服务“桥头堡”
 
“‘来’者为大,‘回’访为诚,欢‘迎’合作,‘送’智上门,‘同’吃同住,‘保’证技术。” 合肥工大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教授常年与企业打交道,谈及他总结的与企业合作的“六字经”,感慨地说:“真诚换来尊重。”
 
光伏中心近年来在省内外共建了产业化基地12个,中心科技专家常年奔波在马鞍山、铜陵等地服务对象企业中,为企业送技术、送人才、送信息、送观念,先后扶持了阳光电源等5家公司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核心装备并网逆变器80%生产厂家的技术都来自该研究中心。
 
“光伏中心2004年时科研经费只有100万元,2010年新增科研经费达到6400万元,7年间增长了60多倍。”张晓安说,“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使得中心研究生也越发紧俏,提前两年就被企业‘订购一空’,见习工资高达每年10万元以上。”
 
据介绍,为实现与综改区“零距离对接”,合肥工大领导多次深入合肥、芜湖、蚌埠三市进行洽商,在三市分别设立“自主创新服务联络站”,定期沟通综改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校还主动把科技服务的“桥头堡”前移,在马鞍山、宣城、铜陵等市设立研究院,2009年以来,先后派出近200名专家、教授和研发人员,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常驻研究院,促进当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搭建科技研发“大舞台”
 
该校与安徽江汽集团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已近20年。2009年7月,双方联合组建了“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仅两年时间,专业研发队伍迅速壮大,整车生产、研发基地相继建成,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电驱动系统等方面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刚刚推出的第二代纯电动轿车,采用了研究院70余项技术升级、技术革新成果。”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潘轶山介绍说,自2007年以来,合肥工大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企业合作完成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方面的科研项目190多项,经费投入达1亿多元,汽车自动变速箱产品开发及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打破国外同类产品垄断,增强了自主品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把服务区域经济工作做实,必须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平台。”徐枞巍介绍说,全校现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0个,其中安徽省重点科研基地28个,与江汽、奇瑞等企业合作共建重点科研基地11个。学校还在农产品加工、安全关键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机械设计与制造、重大装备与控制等领域打造了一批科研基地。
 
在这些平台上,学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各类重点科研项目,在大型机床、生物质油、汽车装备、航空显示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校科研经费每年以40%的幅度递增,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每年以60%的幅度递增。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连续6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15项。
 
《科学时报》 (2011-12-22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