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春生 史文利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1 8:12:41
选择字号:
太原理工大学多种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本报记者 程春生 通讯员 史文利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创办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实施“卓越计划”、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
 
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打造有较强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该校启动的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集中了优质生源和优质教学科研资源,重在探索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程科技领域创新人才。该实验班体现“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重创新、国际化”的培养特点,培养模式实行“1.5+0.5+2”:前三学期集中组织教学和管理,开展人文基础、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和科学素养训练;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大类培养,强化学科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导师实行互选,并参与各种科技活动甚至主持项目;第三、四学年,学生选定主攻专业,确定导师,执行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本科阶段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享受国际、地区交流及奖贷学金等方面享有更优惠政策。
 
学校在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工科类专业,通过笔试与面试选拔2011级的64名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管理挂靠到数学学院,单独配备辅导员。学生可自主选择该校具有博士点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行专业学习培养。担任实验班学生的导师均为博士生导师,都拥有国家级项目或成果。实验班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通过国家英语六级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推研究生。
 
“卓越计划” 发挥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山西省唯一获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的高校,目前共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该校材料成型专业的吴迪阳同学,大一第二学期加入“卓越计划”班,不到一年的时间,让他感受至深: “进入卓越班后,与名家学者近距离接触机会多了,去相关企业参观实习的时间多了,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创新能力。”
 
根据山西省能源重化工经济的结构特点,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选拔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及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加入试点专业,制定独立运行的培养方案,突出实践,力求创新,彰显特色,提升内涵。学校深入开展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目前已与西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等18家大型企业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建立了8个高水平的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该校实施“卓越计划”一年来,密切了校企合作,为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曾在太原理工大学多年担任领导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要实现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就必须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路子,校企联盟既培养了有用人才,也加快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
 
国内外合作办学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高级人才
 
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办学,与海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依托双方雄厚的教学资源,实现跨地区的交流。目前,学校已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采取“2+2”模式,前两年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综合基础课和部分学科基础课,后两年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学习部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完成毕业设计。此外,该校正在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协商培养计划,将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采取“2+2”和“2+3”的培养模式进行联合培养。
 
太原理工大学还积极尝试与国内外高校交换培养本科生,今年该校作为山西省首批试点院校启动了这项工作。本学期开学初,学校有8名本科三年级学生赴北京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培养学习。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学校间教学理念的相互学习与促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科学时报》 (2011-12-01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