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万米深地,他们数次“十年磨一剑”
近年来,异常高温、特大暴雨和超级干旱频发,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全球变暖在作祟。但西方有一种观点乐观地认为,地球已经开始向冷期转变,因此无须担心温室气体排放。
这种说法科学吗?今年6月,中国科学家通过我国渭河盆地512米钻孔岩芯,重建了过去200万年东亚季风变化历史,发现温暖期至少还将持续1.2万年!有力驳斥了上述说法。
而512米钻孔只是“前菜”,7月28日“正菜”上桌——“渭河盆地深钻计划”开钻,一期工程计划钻探深度3000米,二期将获取超万米的沉积记录,从而解锁东亚6600万年的气候变迁密码。届时,科学家将在气候学界发出更坚定的中国声音。
“我国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厚7500米,是世界一流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珍贵档案。”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球环境所)研究员孙有斌告诉《中国科学报》。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坦言,获得100%完整岩芯是一大难点,甚至不太可能实现。但多年来,地球环境所的科学家已经形成如履薄冰、奋发图强的“黄土精神”,他们将响应国家战略,向地球深部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