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续写生态建设华章
在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我有幸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纪念馆里,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科研器具、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感人事迹,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他们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的科学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也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的前身之一兰州沙漠研究所,曾在“两弹一星”事业中承担重要任务,为国家的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兰州沙漠研究所杨根生等4名老前辈踏入罗布泊荒原,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地形图编制工作,为“两弹一星”试验提供精准的地理数据。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坚韧的毅力,他们利用简陋的工具,顶着烈日,忍受着风沙侵袭,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这片土地。白天,他们穿梭在沙漠与戈壁之间,仔细观察地形地貌,记录下每一个重要的地理特征。夜晚,他们在简陋的帐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整理数据、绘制地图。冒着核爆后辐射的危险,他们利用人工手段勘测了整个核试验靶场地形。正是有了这些前辈们的付出,才有了“两弹一星”试验的成功,才有了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