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铸魂续传承 驭“光”领航攀高峰
走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时空长廊,当展柜中泛黄的实验手稿、斑驳的科研仪器出现在眼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划破苍穹的画面随之浮现,我深切感受到这份精神遗产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60余年发展历程血脉相连。
展厅中央第一台高速摄影机复刻件的出现,将思绪瞬间拉回半个多世纪前。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号召下,以龚祖同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远赴西北,白手起家,组建成立西安光机所。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主研制的克尔盒高速摄影机、每秒20万次转镜等待高速摄影机记录下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珍贵影像,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后,“因核而生,为国而战”便成为西光人一致的习惯表达和身份证明。正是承载着这份厚重期望和历史责任,西安光机所一步步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