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基层见闻

七上火麦溪

山路蜿蜒曲折,绕峭壁盘旋而上。车在路上东摇西晃,宛如海中一叶孤舟。

农历正月初十,《中国科学报》记者第7次驱车前往位于鄂西深山的小村——火麦溪,一是上山采访,二是给乡民拜年。

山路艰难,同行人员几次叫停汽车,缓解晕车带来的不适。在平常人看来,这是一段陡峭、崎岖、糟糕的山路。然而,在当地人眼中,这条路却宝贝得很——倒回10多年前,火麦溪根本没有路,别说小汽车,连自行车也进不来。

火麦溪在哪儿?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东部,长阳、秭归交界处,群山包裹着的一片小山坳。海拔1200多米,全村20多户人家。

这个小山村世世代代不通路,村民外出靠攀爬,运送物资靠背篓。群山阻隔,让这里近乎与世隔绝。一个叫郑学群的村民带领13户高山人家,用20年凿出一条10多公里长的进村山路。2018年年初,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惠及下,这条山路终于实现硬化、通车。火麦溪终于告别了不通车的历史。

观天测海,与浮标共“舞”

狂风席卷海浪溅起几米高的水花,大片雪花使眼前模糊成一片白色。2024年春节,寒潮天气肆虐,气温骤降,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尽管天气恶劣,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陆基数据接收站的值班人员仍和往常一样巡检,发现黄海站有两套浮标系统数据异常,于是迅速组织出海抢修。

1月31日,腊月二十一,7点35分,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陆基数据接收站工作人员李玉东看完浮标数据,发现黄海站23号、24号浮标数据异常。她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里发出警报。

8点30分,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副站长贾思洋迅速组织召开技术讨论会。经过讨论,他们初步锁定了问题——剖面海流和浊度数据中断,有可能是恶劣海况导致传感器损坏造成的。

“科研人员在前线,我们在一线”

形状各异的灰白色设备排列在一起,像一条卧龙盘踞在一个约30平方米的超级洁净间里。这里的噪声至少有80分贝,对话必须靠吼才能听见。

岳雅慧坐在狭窄的控制室里操控着这条“卧龙”。这间控制室是她的天地,通过“卧龙”挖掘青藏高原亿万年碰撞与隆升的故事。

岳雅慧是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工程师。与很多实验室里的技术支撑人员一样,岳雅慧也常藏于幕后,其名鲜少出现在论文作者一栏,但技术支撑人员的工作对科研至关重要。

龙年上班第一天,科学家们在干啥

人勤春来早。正月初九,甲辰龙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中国科学报》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派出六路记者“探班”部分院士专家,记录他们的所做、所思。

胡敦欣:深入研究海洋科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刘维民:倾注更多心血培养未来的润滑领域骨干

张立群: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欧阳钟灿:突破新型显示领域共性关键技术

印遇龙:让更多研究成果在国外落地开花

傅廷栋:让更多盐碱地开出金色油菜花

赞!这支“海上浪哥团”!

狂风席卷海浪溅起几米高的水花,大片的雪花把人的视线糊成一片白色。2024年的春节,寒潮天气肆虐,气温骤降,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尽管天气恶劣,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陆基数据接收站的值班人员和往常一样巡检,并发现黄海站有两套浮标系统出现数据异常。

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舟山外海,这里有着海洋研究所建设的黄东海浮标观测网。这一排排海上“哨兵”,构成了我国近海重要的海洋观测研究网络。

越是恶劣的天气,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科研人员身上的担子越重。无论天气好坏,无论节日与否,他们始终坚守在黄东海浮标观测网建设运维的最前线,观天测海,与浮标共“舞”。

一群监视太阳的人

“下周过年,大家要注意一下!”

2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预报员们,开了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周会,说话的人是预报员苗娟。

在场的其他7位预报员紧盯着大屏幕上的橘黄色太阳——太阳上有两处黑斑,太阳边缘上的烈焰正“蠢蠢欲动”。

龙年春节快到了,苗娟的心里有点儿忐忑。

科普“百家宴”  送“餐”到侗乡

“挑战成功了!挑战成功了!”一阵欢呼声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县)科技馆人工智能主题展区传来。

2月3日,《中国科学报》跟随“新春走基层”(广西行)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三江县科技馆。馆内互动性很强的挑战人工智能展品让记者忍不住要一试身手。

在今年中小学寒假前夕,三江县科技馆克服重重困难,开馆试运行。这标志着广西首家县级科技馆和首个少数民族县科技馆正式建成开放,为侗乡学子探索科技奥秘、点亮科学梦想提供了重要阵地。

美美迎新春!这项全球首次试验结果出炉

“开始!”随着指令,研究团队成员果断按下鼠标,3米开外的一个红蓝相间的庞然大物开始高速运转,并排的4台电脑控制屏上,一行行数据飞快跳跃。经过100多天的前期准备,1月30日(农历腊月二十)下午4时许,“真三维断层错动下隧道响应及抗错断技术模型试验”正式开始。这项耗时数年的研究,成败在此一举。

承载这项试验的庞然大物是全球首台可模拟真三维地应力施加、隧道开挖支护、倾斜断层错动的大型试验装置。该装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卫忠团队和山东大学的研究人员自主设计研发。
……
“全球首次!我国科学家成功模拟三维断层下的隧道工程动力响应特征,这是中国科学院地下工程灾变与防护工程实验室2024年的一个大好消息,也是国际隧道抗错断设防领域的一个重要消息。”高厚开心地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在这里‘闭关’几个月,功夫总算没有白费!试验成功了,大家再用几天时间整理完数据,就可以美美地回家过年了。”

 

        新春走基层|“他们在前线,我们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