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历时十多年,他们让超大型盾构机不再受制于人

穿山越岭、过江跨海,需要用到一种像穿山甲一样的挖隧道神器——盾构机。我国作为基建大国,虽然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在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上却长期依赖进口。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牵头攻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承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盾构机主轴承的自主设计、材料制备、精密加工、安装调试和检测评价等集成技术。

经国家轴承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和专家组评审,该主轴承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与进口同类主轴承相当,满足超大型盾构机装机应用需求。

  主轴承重达41吨,在运转过程中轴向受到相当于2500头成年亚洲象的重力作用,是目前我国制造的首套直径最大、单重最大的盾构机用主轴承,将安装在直径16米级的超大型盾构机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


 

西光追梦人
   山至高处人为峰

2022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73周岁华诞。在举国上下欢度国庆的喜庆氛围中,西安光机所的职工、研究生们也在用多种形式抒发对祖国的真挚情感,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奋战在科研一线抢抓进度、狠抓落实或许是最特别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此时此刻,他们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遥祝祖国繁荣昌盛,他们就是AIMS太阳望远镜项目冷湖外场装调团队。


 

中科院四代科研人接力为黑土粮仓扎起“绿色栅栏”

吉林西部是中国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长久以来,大风将盐碱向东部搬运,威胁着中部典型黑土区。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四代科研人致力于用科技扎起“绿色栅栏”,守护黑土平原大粮仓的安全。

  今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格外忙碌。近日,在吉林省镇赉县盐碱地试验田里,他和团队把田里的河蟹捕捞上来给第三方专家们测产,这一步决定着整个盐碱稻田—湿地系统综合利用模式能否形成“完美闭环”。


 

揭秘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这0.5高斯的强度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撬动指南针,让指南针的指针从任何方向准确旋转指向南方。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技高峰”:其混合磁体(磁体口径32毫米)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

45.2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这项世界纪录突破的意义是什么?有了这样的强磁场,能够做哪些事?


波前检测技术和晶体加工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科院高能所多学科中心光学团队基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和晶体实验室实现了衍射极限水平的波前检测和晶体加工技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光束线建设的又一项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该团队在X射线晶体实验室已开发的晶体加工工序基础上,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柔性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实现了全光束口径近厘米范围内超高精度波前保持的晶体加工。同时,该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双刃波前检测的方法,解决了相干性不足、稳定性不足以及入射波前畸变几项关键问题,在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上实现了衍射极限水平的波前检测,为波前保持的晶体加工工艺探索提供了高精度检测手段。


100份申请只有29份能过,这个装置挺“卷”

  8月中旬,广东东莞。天气时晴时雨,空气潮湿闷热,郁郁葱葱的荔枝林里,我国迄今为止已建成的、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在进行暑期停机检修。

  2018年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从那时起,这片昔日的荔枝林里,人气就起来了。这里的年均公众参观访问量超1万人次,最火爆的一次线下科普活动中,科研人员半天里就接待了6000人次,前来参观的小汽车一直从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大门口排到高速路口。不仅如此,科学界和产业界对中国散裂中子源机时的竞争也很激烈,项目申请书逐年成倍增加,以至于每100份申请书中,只有29份能成功。

  这台已运行4年的大装置为何如此“火爆”?趁着停机检修,《中国科学报》记者深入实地一探究竟。


得益于北京谱仪III“完美的探测器设计”
探索正反物质差异有了灵敏探针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实现了一种全新方法,为研究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极其灵敏的探针。6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杂志。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高能实验装置,BESIII实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80家科研机构的约500个科研人员,是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最大国际合作组。此次发表的新成果由中国科学家和国外合作者共同完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变形金刚塔”建成

  5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升降平台已安装完成,并顶升至38米,为下一步有机玻璃球安装工作做好了准备。

  江门中微子实验核心探测设备——中微子探测器位于地下实验大厅内44米深的水池中央。它由直径41米的不锈钢网壳、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以及2万吨液体闪烁体、2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2.5万只3英寸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部件组成。

  升降平台是完成有机玻璃球安装的重要辅助平台,其直径和高度逐层可变,可谓“变形金刚塔”。它将全程服役于有机玻璃球的安装。工程人员将在该平台上逐层完成有机玻璃的吊装就位、拼接聚合、固化、退火、打磨、清洗、贴膜等工序,最终完成有机玻璃球的整体安装。


 

中国学者为快速射电暴起源研究提供关键观测证据

  3月18日,《科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指出重复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FRB)处在类似超新星遗迹的复杂环境中。

  “快速射电暴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周边星际介质的影响。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快速射电暴的偏振等特征限制它的辐射机制,也能够推测它所穿过的介质的磁感应强度和电子数密度等信息。” 论文通讯作者、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告诉本报。

  李菂表示,这项工作充分结合了FAST的灵敏度高优势和这一国际热点前沿的丰富观测资源,为构建完整的FRB起源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基础。FAST的持续深度监测结合其他先进设备,有望在未来2-3年回答关于FRB起源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例如重复暴与非重复暴是否有统一的起源?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制备出大尺寸复杂形状高纯氧化铝部件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王士维团队与江西中科特瓷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发凝固成型体系,突破大尺寸陶瓷素坯在干燥和烧结过程中的变形及开裂等关键瓶颈,成功制备出直径达1010毫米的超大尺寸高纯氧化铝陶瓷圆盘和外径为200毫米的双层同心高纯氧化铝圆筒,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王士维团队自2003年起开展新型原位固化成型体系的探索研究,先后开发了基于亲核加成聚合反应的水溶性环氧树脂—多胺凝胶体系和自发凝固成型体系。

  “相比于其它凝胶体系,自发凝固体系形成的有机网络有利于水分输运,干燥应力更容易释放,坯体干燥后不变形。”王士维对《中国科学报》说,“同时,该体系有机物添加量少,坯体在脱粘过程产生的内外温差波动小,坯体烧结后不开裂。”


 

包含750万星系!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维天图出炉

  北京时间1月14日零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联合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团队发布了有史以来最大、最详尽的宇宙三维天图,打破了以往星系巡天的纪录。这意味着,科学家构建三维宇宙又进了一步。

  2021年1月,BASS团队联合DESI团队发布了巨幅宇宙二维天图,覆盖了两万平方度的天空,约为全天球面积的一半,容纳了10万亿数码像素,包含了20亿天体,BASS团队贡献占到其中三分之一。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告诉《中国科学报》,二维天图只是DESI项目完成目标的第一步。“好比我们用照相机对着城市街道拍照得到一张平面的照片,只能初步判断街道上每栋楼的大概方位,想要把这张照片升级成三维地图,还需要对楼房与拍照者的距离进行测量。”他说。


 

“人造太阳”实现1056秒等离子体运行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12月30日夜,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的最长时间高温等离子体运行。

  EAST装置运行15年来,先后实现了1兆安、1.6亿度、1056秒的等离子体运行,通过开放共享的建制化管理模式,全面实现了EAST设计参数指标,在稳态等离子体运行的工程和物理上继续保持国际引领。EAST装置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为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近年来,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部门支持下,EAST装置进行了系列性能升级,本轮实验于2021年12月初开始,将持续至2022年6月。EAST大科学团队将在未来聚变堆类似条件下向高参数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等科学目标发起冲击。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资源一号06星数据

  12月27日,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资源一号06星(5米光学卫星02星)数据。

  上午10时37分和12点18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先后成功跟踪、接收到资源一号06星下行数据。接收任务时长分别为09分01秒和5分05秒,完成总计159 GB数据的实时接收、记录、传输。这是资源一号06星在发射后首次下行观测数据,接收到的数据均处理正常。

  资源一号06星于2021年12月26日11时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我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颗光学业务星。该星将与2019年9月发射升空的资源一号02D(5米光学卫星01星)组网运行,主要服务于减灾、环保、住建、交通等行业领域。5米光学卫星01星、02星的数据接收任务都是由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承担。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布首批影像

  12月20日,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首批11幅影像在京正式发布,包括我国长三角、山东半岛、西藏纳木错、新疆阿克苏、北京、上海及法国巴黎等多个地区和城市的微光、多谱段与热红外成像仪影像。

  目前,SDGSAT-1卫星处于在轨测试阶段,各项功能正常,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卫星在轨正常运行后,将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全球数据支撑。未来,该卫星的数据产品将提供全球共享,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做出贡献。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发布首批实验成果

  “如果各位前往锦屏深地实验室,就能体验到这离天体演化密码最近的奇妙之旅。穿过地下2400米深处的十几公里的隧道,在运行着的仪器旁,伴随着原子核信号放大后发出的微微闪光,可以去聆听宇宙跳动的脉搏。”在核天体物理领域已经探索了30多年的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研究员柳卫平,谈起锦屏深地实验项目,依然两眼放光,激情不减当年,“当我凌晨一点值守在实验现场,第一次感觉发现之门离自己如此之近。”

  12月18日,我国首个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JUNA——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发布首批实验成果。

  首批发布的4个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实验研究,测量灵敏度和统计精度均高于国际同类装置水平,达到国际核天体物理直接测量的最大曝光量、最宽能量范围和最高灵敏度,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开展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国家。


 

始终如一 突破极限
——记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项目

   从理论到实践的路有多长?

  “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基础研究展区到高新技术展区只有区区几步路,但对位于基础研究展区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而言,它落地形成高新技术展区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千吨级规模工业试验装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人员和合作企业奋斗了3年。

  烯烃、芳烃等高值化学品是化工生产的核心,长期以来,这些基础化学品主要来自石油。而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国家,大量依赖进口石油来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向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要答案,成为众多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制备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材料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崔冬梅团队通过调节催化剂的位阻和电子效应,实现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的调控,高活性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基于前期对催化剂结构设计、合成、优化的探索与积累,崔冬梅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类限制几何构型的喹啉—亚甲基—芴基钪双烷基配合物。该催化剂在有机硼盐和烷基铝的活化下,温和条件下即可催化邻/间/对氟苯乙烯与乙烯的共聚合,在室温下表现出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质。将聚合物重复拉伸至300%的应变10次后,残余应变只有75%,这表明该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弹性恢复性能。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提出生物质制备一氧化碳新方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敏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光催化生物质氧化重整制备一氧化碳的新方法,实现了多种生物质多元醇和糖类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高速率转化到一氧化碳,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开拓了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Chem)。

  研究中,合作团队发展了一种光催化生物质氧化重整直接制备一氧化碳的新方法。团队制备了一种核壳型催化剂,促进氧气的吸附活化,产生羟基自由基活性氧物种;通过控制氧气与底物的比例,既能加速反应进行,同时避免底物过度氧化至二氧化碳,成功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生物质高效的转化为一氧化碳。


 

我国成功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

  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的科学卫星,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研制,是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规划的首发星。


 

“祖冲之二号”成功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中国成为唯一在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构建了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求解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万倍以上,计算复杂度比谷歌公开报道的5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提高了6个数量级,这使得中国成为目前唯一在光量子和超导量子比特体系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和《科学通报》。


 

投资12亿、历时4年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投运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已于10月17日通过性能工艺验收,这标志着LHAASO已经建成,并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预计今年年底,LHAASO将完成国家验收所需程序。

  LHAASO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暗物质研究为核心科学目标,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与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承担,建设周期4年,总投资约12亿元。观测站占地1.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10米。


中科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
20亿年前玄武岩刷新月球三大认知

  48人小组、7天完成实验、16天投出第一篇论文……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通过3篇《自然》论文和1篇《国家科学评论》论文,报道了围绕月球演化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中,3篇《自然》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同期上线。

  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对着陆区岩浆年龄、源区性质给出全新的认识,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其晚期岩浆活动的源区并不富集放射性元素,并且月幔源区几乎没有水。


 

中国首台地基行星望远镜成功获得首幅图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获悉,该所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安装的首台口径0.8米的行星大气光谱望远镜(PAST)成功获得第一幅图像,标志着中国首台地基行星望远镜成功获得首幅图像。

  据介绍,为了支撑中国行星科学探测与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并依托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赛什腾山优质的天文观测资源,建设行星光学望远镜,开展行星观测研究。


 

FAST在47天内探测到超1000次宇宙爆炸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捕捉到了快速射电暴(FRB) 121102的一次极端宇宙爆发。自2019年8月29日起的47天内,共检测到1652次独立爆发。

  这是FRB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系列事件,超过了所有其他出版文章报道的数量总和。这些数据使得科学家第一次能确定FRB的特征能量和能量分布,从而找到了为FRB提供动力的“中央发动机”。


 

我国研发的自主水下机器人完成北极海底科学考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日前,4名科考人员已随“雪龙2”号科考船返回。

  此次自主水下机器人在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成功下潜为我国不断深化对北极洋中脊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及地质过程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将为我国深度参与北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我国人工合成淀粉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9月24日凌晨,《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国内外领域专家评价认为该成果是“典型的0到1原创性突破”,是“扩展并提升人工光合作用能力前沿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是一项具有‘顶天立地’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不仅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


 

中科院东海观测站首次观测到18级超级台风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获悉,9月13~16日,从南向北穿过了东海,并在上海临港新城以东海面陷于停滞。在此期间,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共有5套浮标系统先后获取到“灿都”台风过境期间的实时观测数据。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行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致力于获取高质量、高精度、长序列的实时观测数据,在观测极端天气诸如台风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今年5月份,该所对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06号浮标应急大修时将浮标锚系进行了强化升级,确保了06浮标在经历17级以上台风情况下仍能安全在位运行。


 

一流科技期刊,中国怎么“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研讨“新时代的科技出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将自己的重要成果和代表作发表在国内优秀期刊上。借着这缕春风,在我国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也有了显著增长。未来,中国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0周年回顾活动暨“新时代的科技出版”论坛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在论坛上深入讨论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出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合肥造”四台大气监测荷载随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四台高光谱分辨率载荷随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将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保障。

  9月7日11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又名高分五号02星)。标志着我国大气环境领域的高光谱观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全球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保障。


 

“悟空”号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发布

  9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公开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以下简称“悟空”号)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此次公开发布的是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共99864个事例,以及与其相关的卫星状态文件,共1096条记录。

  “悟空”号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的首发星,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其主要科学目标通过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谱,寻找暗物质粒子的存在证据,并开展宇宙射线起源及伽马射线天文方面的相关研究。


 

中科院深海所:在陆上建了个“世外桃源”

  这是一支很“高调”的队伍——

  运维管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两艘明星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10909米的纪录,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

  他们又极其“低调”,公开资料很少,位于国土最南。人和潜水器一样,稳稳坐底在深海。

  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一个成立只有10年的研究所,凭借超人的斗志和专业,劈波斩浪成长为中国深海科研的主力军,也成为科研诚信建设的一面旗帜。


 

中科院已完成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研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主任郭华东6日透露,经过3年多努力,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已完成研制,后续将择机发射。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当天开幕,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做科技自主创新的探路者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安光机所已投资孵化约400家硬科技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达46亿元,协助中科微光、九天微星、飞芯电子等一百余家企业实现后续融资,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光电芯片、民生健康等产业集群。

  伴随一个个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近年来,西安光机所始终坚定不移做科技自主创新的探路者。“从0到1”的突破如何实现?科研成果落地有何进展?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光机所,探寻其中的创新故事。


 

多项“首次”: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出成果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对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部署的3颗卫星最新重大科学成果进行了集中发布。此次发布的成果来自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和我国首颗大型硬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卫星。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实践十号”和“慧眼”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研制发射的科学卫星,“太极一号”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研制发射的卫星。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首台科研设备安装

HEPS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科院高能所承担建设,于2019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6年半。潘卫民表示,目前,HEPS建筑安装工程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磁铁、电源等设备完成样机试制,进入批量加工阶段,束流位置测量电子学、像素阵列探测器研制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2022年初,各建筑单体全部交付使用,HEPS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建成时,HEPS将成为中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1.2亿度101秒:“人造太阳”创造世界纪录

被誉为“人造太阳”的EAST装置,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去年6月,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启动EAST装置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了该装置性能,并在物理实验中攻克稳态高功率加热、完全非感应的高电流驱动、高精度等离子体实时控制、高热负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等系列技术难题。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的实现,将去年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的1亿度20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5倍,表明EAST装置综合研究能力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参数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引领国际前沿。

核聚变能具有资源丰富、无碳排放和清洁安全等突出优点,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可为实现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


 

LHAASO重磅:银河系粒子加速能力超乎想象

2020年4月初的一天,像往常一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王玲玉坐到电脑前,打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采集到的数据。

很快,一个异常信号进入了她的视线。反复检查几次后,她决定把情况报告给她的同事、研究员陈松战,她调整好呼吸,以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LHAASO好像看到了一个超高能伽马光子。”

三个月后,事实证明,王玲玉的直觉没有错,这的确是LHAASO看到的第一个来自银河系的超高能伽马光子,能量达到1.4PeV(千万亿电子伏),这意味着光的源头是一个超高能量的宇宙线加速器。之后,类似事例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与理论物理学家的判断不同,银河系内普遍存在能够将粒子能量加速超过1 PeV的宇宙线加速器。5月17日,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FAST又有新发现!脉冲星深度研究开始

北京时间5月6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望远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刊发,标志着FAST深度研究脉冲星的开始。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催生的中子星。当前的超新星模拟不能产生速度和自转轴共线的中子星,显示了人类对于中子星起源这一复杂过程所包含的物理机制、例如中微子辐射还需加深认识。

基于FAST望远镜的观测,国家天文台李菂、朱炜玮团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找到了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据。


 

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这座体积庞大的科学装置深藏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地下六米深的隧道中,接近光速运行的正负电子在这里每秒上亿次进行着对撞,不断探索着物质构成的奥秘


 

前不久,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全球科学家开放
中国天眼:让人类“看”得更远

自2020年1月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借助全新的设计思路、得天独厚的位置以及突破了天文望远镜百米工程的极限,“中国天眼”迄今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今年3月31日,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又正式向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发出邀约,一同打捞宇宙中更多的“漂流瓶”。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有关负责人表示,FAST向世界全面开放,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


 

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人造太阳:为开发核聚变能源探路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的大楼深处,有一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

这座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多次创造出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代表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物理和工程方面的研究水平,为全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坐落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服务基础研究,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
这台“超级显微镜”不一般

“中国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装置设备,由我国自主研发并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语气中带着自豪。他说,通过建造中国散裂中子源,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

“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它是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陈和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