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专家发言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我们此行的专家团队,是根据湘西的产业特点和实践需求而组团的。各位专家都是所属专业领域里的著名专家,也都是各级政府的高参。在座的来自扶贫第一线的同志们,你们与专家不仅可以会上交流碰撞思想、研究问题,会后也可以建立单线联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众所周知,贫富差距悬殊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一。扶贫工作,是牵动党中央、国院务决策的一项大事。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湘西是农业部顶点扶贫的地区,同时我在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时候,也多次到这来搞过考察调研,所以有些印象。这次来有故地重游之感,感到非常可亲。早晨我从5点到7点把这一本经验材料浏览一遍,看到湘西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非常可喜。而且从这个本子里看到了湘西扶贫的经验,“生动、鲜活、全面、系统”,丰富多彩,而且很多经验富有规律性。所以很可贵,这三个印象,一个是可亲,一个是可喜,一个是可贵。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原副主席贺铿:今年6月份来过一次湘西,考察企业当中的一些问题,这次又来了,湖南是我的家乡,一得到消息肯定要去了,来了还是讲一点自己的观点。第一个观点关于扶贫与救济,我觉得扶贫的问题是要解决成片整体性贫困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某一个特困户的问题,某一个困难户,我们当然是要关心。第二个观点扶贫要优先发展非农产业,土地资源和其他的一些农业资源他是有限的,你也造不出来,要使这么多人,贫困人,比较快的富裕起来,怎么办呢?
 

傅廷栋院士:我今天讲的是技术问题,最近我在许多地方搞扶贫,我做的一点工作吧。我是做油菜品种改良的,因为以前要粮改饲,我将油菜变为饲料。油菜是多功能利用(油、菜、花、饲、肥、蜜等等)最有效的作物,也是一、二、三产业结合得最好的作物。 今天结合扶贫,重点谈饲料油菜问题。
 

孙九林院士:我们的团队来了以后,希望跟这边的团队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走了以后怎么办呢?一定要培养一直能够维护自己本地区打开市场,开发资源,有这样的一支队伍,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建设不好,说明这个事情很难做。这有三点,一个是抓住自己内部的市场,另外把互联网+扶贫,加大数据,第三建立一支队伍,能够保证我们这个扶贫工作成果始终的发展。这次来在王主席的领导下,我带了个团队过来,我是用互联网+大数据来精准扶贫。
 

中国科学报社副社长、党委书记刘峰松:我作为创新中国智库的发起和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在智库主席王志珍院士的带领下,与各位全国一流的专家一道,来到美丽的湘西,参加这场质朴、接地气而又意义深远的研讨会。刚才,听了各位在扶贫一线工作的同志们的发言,感觉湘西的干部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深入实践,自觉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精准定位,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湘西大地呈现出可喜可贺的变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对我们贫困地区理念转变非常重要,什么事不换思想换什么都没有用,所以理念还是要转变。我记得在十五规划建议起草过程中,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发展理念是发展一切的先导,没有新的理念一切无从谈起,他反复强调。这个事说起来,我想就我们扶贫而言,就我们农村的扶贫而言,国家有一些理念,有一个明确要树立贯彻。

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我初步感觉到我们的经验应该对全国集中连片地区精准扶贫,我个人是搞区域经济,城市化和区域发展,从我自己的专业来观察,我自己觉得我们这个模式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去总结的话,我觉得可不可以把他概括为1+4的模式。我觉得就是围绕着脱贫,围绕着依靠人,以人为中心,而是我们传统以地理的,区域为中心,来处理好农和村的关系,我感觉这是一定要考虑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我是搞茶叶的,当时听大家说湘西把产业分为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我想就湘西茶产业今后发展提那么几点建议,由于时间关系有点问题,不讲具体介绍问题,我们有关问题我们茶叶研究所,我们还有国家产业体系,我们愿意为湘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我们的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研究中心研究员钟彩虹: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思路:以“专利品种推广”为纽带,“科技服务”作支撑,开展科技扶贫。考察生态环境,引进猕猴桃新品种,加大全产业链技术培训,形成新的致富产业。措施:建立核心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借助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当地专业合作社,引进销售企业,解决产品的市场问题,同时引进资金和产业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