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届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成功举行。参加这次竞赛的376名选手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队由分别来自3个省(直辖市)的5名高中三年级学生组成。这5位选手中,有4位被北京大学录取,他们分别是:俞颐超,吴俊东,靖礼,张涌良(除吴俊东入读北大信息学院外,其余均被物理学院录取)。在本次竞赛中,这4名选手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金牌。可喜的是,俞颐超还获得最佳总成绩奖、最佳理论成绩奖、欧洲物理学会创新奖等三个单项奖;吴俊东获得了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在闭幕式的颁奖仪式上,俞颐超先后4次上台分别领取国际竞赛金牌、理论最佳成绩奖、欧洲物理学会创新奖和最佳总成绩奖等4个奖项的奖章和奖品,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赞扬。
开学前约一个星期,本年度获得金牌的学生俞颐超就提前来到了物理学院,利用老师们从国际竞赛组委会那里买来的物理设备仔细钻研国际竞赛之前没来得及研究的问题。北大物理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传统和活跃的科研氛围为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这里灵活的教学安排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曾经有多位竞赛保送学生提前一年在北大听课学习,提前一年毕业;甚至有学生用7年时间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所有学业。
新学期伊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北大物理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和传承,将给予他们一流的本科培养、一流的科研训练,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面向世界的人生舞台。这些最有潜力的学生在知名的教授指导下,在不远的未来必将成为国家之栋梁、科学之精英。
另据了解,在全国许多省市,最好的一批学生已经由于获得保送资格在高考前即已被北大录取。国内最顶尖的优秀高中生纷纷选择到北大深造,充分显示了北大理科学科群巨大的整体优势以及超强的吸引力。(舒忠飞)
《科学时报》 (2010-9-28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