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赵致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7 20:46:24
人类的翅膀(三)
 
□赵致真
 
人类千百代祖先曾经仰望着天空的鸟类沉思和遐想,飞虎、飞马是艺术的巧思,肋生双翅的神仙与骑着扫帚的女巫屡见于各民族的传说。1485年,达·芬奇研究了鸟类的身体结构和飞行动作,绘制出仿生学的四肢驱动“朴翼机”。这是第一个“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此后五花八门的“鸟人”多不胜数。但鸟类骨骼的空腔结构和肌肉的极高效率却是人体永远无法攀比的。
 
1799年,英国工程师凯莱绘制了具有机身、机翼、垂直尾翼和动力装置的飞行器蓝图,确定了现代飞机的基本布局和框架。1849年制作的滑翔机载着10岁儿童离开了地面。凯莱还系统研究了重力、升力、阻力、推力四大要素,剖析了弧面机翼上下气流速度不同产生的“伯努利效应”如何托举飞机上升。他的著作《关于空中飞行》是航空理论大厦的第一块基石。
 
菲利浦1893年构想的飞机竟有50个翅膀,1904年精简为20个。德国伟大的飞行家李林塔尔创造了悬挂式滑翔机,他在柏林附近建造一座圆锥形山丘,飞行试验超过2000次。李林塔尔有句名言:“画出来啥也不是,造出来才是点什么,飞起来就是一切。”1896年8月9日,多次出生入死的李林塔尔在飞行中遇难,这位“蝙蝠侠”临终留下最后一句话“必须要有牺牲”,成了他不朽的墓志铭。
 
美国的蓝天上同样活跃着探索者们不倦的身影。“航空教父”沙尼特曾是著名铁路工程师并设计了第一条横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桥,他发明的双翼滑翔机采用支撑线桁架结构,便源于丰富的桥梁知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沙尼特组织了国际航空大会,他的著作《飞行器的进步》成为早期航空学经典。
 
史密森尼学会第三任会长兰利也是美国航空事业的重要开拓者,1896年5月6日,他将1马力蒸汽机安装到2.13米翼展的模型飞机上,在泼托马克河成功飞行了1005米,这是人类首次用动力机械把“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送上天空。麦金莱总统大为振奋,美国军方慷慨提供5万美元,史密森尼学院追加2万美元,资助兰利的“有人驾驶飞机”计划。
 
1903年10月7日,兰利在泼托马克河上进行第一次试验,新建造的飞机翼展16米并安装着52马力发动机,但刚刚升空就一头栽进水里。12月8日的第二次试验结果更惨,飞机一离开弹射架便折断翅膀。驾驶员曼利两度从河里被仓皇救起。成功的模型按原比例放大就不再意味着成功,材料的脆弱和设计的缺陷导致了彻底失败。许多国会议员开始诅咒“兰利的蠢动”,各大媒体更一片哗然,纽约时报记者甚至断言,人类驾驶的飞机至少还要等1000年。
 
但这个“1000年”的预言只用9天就被俄亥俄州自行车修理商莱特兄弟打破了。1903年12月17日,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的无名沙滩变成了人类航空的圣地,奥威尔·莱特驾驶着云杉木和穆斯林布制成的双翼飞机冲出滑轨飞向空中。虽然只在3米多高的“天上”停留12秒,飞行36.5米,但却是航空史上第一次“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在机器驱动下的可操纵飞行。
 
只有当地救生站的5个志愿者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丹尼尔在飞机腾空的瞬间用干版相机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那天上午共飞行4次,最高纪录是威尔伯·莱特创造的59秒、260米。莱特兄弟的最大突破是通过操纵杆拉动连线与滑轮,改变机翼末端的攻角和舵的方向,对飞机进行3个轴向的控制。风洞试验则使机翼和后置的双螺旋桨达到最高效率,泰勒为飞机量身定做的12马力4缸发动机同样是成功的关键。
 
1901年以来,莱特兄弟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机飞行,纠正了李林塔尔的错误数据,并和著名飞行家沙尼特通信400多封探讨航空理论。历史选择莱特兄弟揭开飞行的新篇章绝非出于偶然。
 
然而莱特兄弟的成功非但没有引起巨大轰动,甚至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保密的心态和社会对飞机怀有“狼来了”的反感致使这件惊天大事寂寂无闻,最早的报道仅见于1904年鲁特主办的小杂志《养蜂文化琐谈》。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航空热达到沸点,却压根没有莱特兄弟的影子。史密森尼学会的展馆里,赫然高挂着兰利1903年掉到河里的飞机。1907年,电话发明者贝尔组织航空实验协会,聘请同为自行车制造商出身的柯蒂斯先后制造了“金虫”、“六月虫”、“红翼”等飞机,并在1909年巴黎首届国际航空比赛中获得大奖。
 
莱特兄弟“在沉默中爆发”了,1909年11月27日将柯蒂斯和几家外国公司告上法庭,指控他们侵犯了“翘曲机翼控制”的专利权。这是一场心力交瘁的持久战,沙尼特在证言中反对“垄断天空”,明确表示“不相信调整机翼控制的原理应该成为专利”,致使莱特兄弟和这位恩师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莱特兄弟的公众形象也大受损害,有人戏言:“你只要跳到空中或者挥动手臂就会吃官司。”
 
1912年5月30日威尔伯·莱特患伤寒病去世。直到1914年美国法庭才最后宣判了莱特兄弟有限的胜诉,但他们在航空界的领先地位已丧失殆尽。美国的飞机工业也因这场专利之战备受拖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法国、英国分别拥有战斗机180架、136架和48架,美国仅有战斗机12架,不得不使用法国飞机作战。政府决定出面干预,美国成立了飞机制造者协会,缴纳最低会费后便可享有一切技术专利。后人评价莱特兄弟的诉讼只能算是“比鲁斯的惨胜”。(未完待续)
 
《科学时报》 (2010-9-28 A2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