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郑入瑞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0 6:43:3
“太阳之城”未来可期

 
打造一座“太阳城”,就意味着太阳能在一座城市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发展和应用。随着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举行,德州“太阳城”的名片更加耀眼,更重要的是大会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太阳城”将迅速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在华夏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位于德州的日月坛·微排大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建筑,实现了太阳能热水、采暖、制冷三联供,并采用光伏并网发电、光电遮阳、北晒格栅遮阳等30多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与建筑完美的结合。该大厦建筑节能70%以上,总体节能效率达到88%。
 
□郑入瑞
 
山东省德州市,昔日后羿射日神话的发祥地,如今成了太阳能利用的典范——9月16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暨首届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简称太博会)在德州举行,这座“太阳城”的名片效应如今已经走出中国,让世界为之瞩目。
 
德州进入太阳能利用“城”时代
 
2005年9月16日,山东德州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太阳城”,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如今德州已将这张“太阳城”名片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打造一座“太阳城”,就意味着太阳能在一座城市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发展和应用。
 
据了解,德州举全市之力实施“百万屋顶”工程、“百村浴室”工程、“道路照明”工程和“太阳能小区”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太阳城”的城市景观,使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积为全国1/960,人口不到全国1/200的德州贡献了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量的13%,全国大约每6台太阳能热水器中,就有1台出自德州,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到2009年,德州全市新建住宅的太阳能利用率城区超过95%,农村达到50%。
 
“我们现在路上使用的交通指示灯都是太阳能的,还有很多路灯也是太阳能的,我们家里也大规模使用太阳能产品。”一位德州市民对《科学时报》说。
 
在德州“太阳城”名片效应中,皇明太阳能无疑是贡献最大的企业。
 
1995年,出于对石油资源终会枯竭的忧虑和对子孙后代蓝天白云被毁的担忧,从事石油勘探研究工作的黄鸣毅然决定转向太阳能行业。由此,德州第一个品牌——皇明太阳能热水器诞生。此后,品牌企业的聚集效应显现。经过10多年的市场分争聚合,目前德州市拥有太阳能相关企业120多家,年销售收入220亿元。
 
但是,德州的经验和模式并未在全国其他城市发展中得到推广应用。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中心总监王久伟对《科学时报》表示,德州的“太阳城”经验不仅是能为太阳能产业带来发展空间,而且对应对能源危机意义重大,“不仅是作为企业来考虑,从国家的战略需求角度而言,我们非常希望这个局面能够得到改善。”他表示。
 
借“太阳城”名片突围
 
“进城难”始终困扰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多数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不得不从农村市场起步。由于农村市场规模较小、价格接受能力有限,使得许多企业通过无限度的降价来吸引消费者。长此以往,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售后服务滞后等问题不断出现。
 
“企业就不应该打价格战,把整个市场弄得乌烟瘴气。相反,应该很好地包装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品牌效应;同时,质量、售后等方面不能打折扣。”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对《科学时报》说。
 
“现在我们的产品市场主要在东北三省。我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对于我们太阳能行业广泛地打开城市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某太阳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高春雷告诉《科学时报》。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目前需要共同竞争市场份额的不仅有中国企业,更多的跨国企业也加入到这场太阳能革命的角逐中。
 
“中国是通用电气非常重要的市场。”GE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表示,在低碳跨国巨头进军中国的同时,中国低碳科技企业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在太阳能应用领域,以皇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技术应用、市场开发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全球低碳领域的巨头企业将在太博会上一比高下。”伊梅尔特直言。
 
“德州能够成为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主办城市,一方面说明我国太阳能技术和产业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太阳能产业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四届太阳城大会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中外代表充分利用世界太阳城大会这个平台,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太阳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不可否认,一个不愿意互相交流产品技术和经验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开放的心态在太阳能行业日渐形成。德州“太阳城”的名片效应正在帮助更多的太阳能企业从农村突围,太阳能利用进入“城”时代的未来可期。
 
皇明树立“微排地球”典范
 
在环境和能源两大问题面前,建立在微排基础之上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此次太阳城大会上,皇明太阳能首次发布了“微排地球”战略,其主旨是将其经过实践并完善的未来微排城市模板,向全球复制推广。
 
所谓“微排地球”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技术,减少个人及组织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废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水(被污染的水系)、固体废弃物(粉尘、垃圾等)的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
 
“微排地球”的战略基点“未来方舟”是在被誉为21.5世纪未来城市模板——“中国太阳谷”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改进,并最终实现微排城乡一体化。中国太阳谷通过充分应用太阳能等多项清洁能源技术实现了生活娱乐、交通旅游、工业生产等全方位微排化。
 
“皇明提出的‘微排地球’战略,构建了一整套高节能、低排放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实现由卖产品到卖方案的转型,更为社会节能减排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全球由‘减排意识’向‘减排行动’的转变。”黄鸣指出。
 
更重要的是,“微排地球”已经有了实践模板——位于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
 
由皇明太阳能出资建设的中国太阳谷作为一个城市样板,已经实现了交通、生活社区、酒店、办公大厦、公园、体育场、商贸、工厂、农业等各种生产与生活的微排化,被誉为全球首个“未来方舟”模板。
 
“目前中国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能做什么,而是根据能源和环境的现状,必须做到什么。”黄鸣直言,“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德州建立‘微排特区’,把德州作为‘微排地球’全球的战略基地。”
 
黄鸣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建设这样的“未来方舟”。对于已建城市,可以通过各种绿色解决方案进行微排改造。目前,皇明可以为家庭、集体单位以及城市提供包括能源、建筑、交通、道路照明、社区、热水等在内的14个领域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样的构想,本届太阳城大会的与会专家认为,在中国太阳谷实践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领域节能减排的已取得的成就,“未来方舟”工程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观念和决心的问题。
 
“该战略如能很好地实施,将会良性地拉动内需,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用市场化的手段积极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目标的实现。”与会专家表示。
 
据皇明太阳能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皇明太阳能已与全球近百个城市的市长与皇明共同探讨建设“未来方舟”,这意味着“未来方舟”不仅可以在国内复制,而且将成为“中国创造”在海外的杰出代表。
 
《科学时报》 (2010-9-20 B4 市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