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从青壮年时期就要关注的问题: |
|
保持身心健康 积极面对生活 |
|

每个人都会有最后的一天,这是没有什么好忌讳的
□本报记者 王璐 张思玮
“人的身体就好比一辆汽车,汽车在开得好好的时候,人们从来不会想到去保养维修,只有等到它出现了问题,我们才不得不去汽修店保养维修。而通常人在中老年时期患病率要比青壮年的时期高,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青壮年时期对身体没有好好地管理和保养。”近日,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庆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对刘国庆的了解,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国—美国—瑞典—美国—加拿大—中国”这条轨迹线上着手。1986年,刘国庆在南京医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消化研究实验室。1988年,刘国庆又来到瑞典的乌默奥大学攻读医学生化专业的博士,1992年初他又到美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他来到加拿大温哥华的BC大学遗传系,开始了脂蛋白脂酶基因治疗的系列研究。为了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他于2001年来到北京,从事负责动脉硬化基因治疗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记者采访刘国庆之前,对于他的了解更多的是他在学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请他谈谈关于健康保健的话题,完全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却没有想到这位习惯了给硕士生、博士生讲授医学高深理论的教授,不仅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健康保健知识,还能用形象的比喻进行解释。
采访的地点选择在一家日式餐厅,因为他觉得那里的食品比较符合健康理念,他也可以忙中偷闲,充分利用午休的时间与记者“边吃边聊”。
平衡饮食
“什么都要吃一点,千万不要盯一种东西吃。”已经在国外生活几十年的刘国庆,对饮食上没有太多的挑剔,他虽然习惯了牛排、汉堡等西餐风格,但是更青睐于中餐的味道。“加冰的凉水、黄瓜、带点肥肉的红烧肉,每天让我吃都不觉得腻。”
冰水、冰牛奶是刘国庆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这完全是我个人无意识的饮食行为,千万不要学习。”他从不会因为吃凉的东西引起腹泻,反倒觉得喝热茶、热咖啡一点都不过瘾。
国内外的奔波,让刘国庆练就了快速适应当地饮食习惯的本领。“别挑剔,学会慢慢地尝试。”他这样总结着自己的经验。他向记者讲述在瑞典吃“臭鱼”的经历:“臭鱼”是产于波罗的海不到20厘米的小鲱鱼,以往的传统是每年4~5月份,渔民们筑海堤捕捉后直接在岸上连同内脏晒干直接存入罐头,作为冬季时期的蛋白来源。每年8月15日,还要举行一场“开罐吃臭鱼”的仪式。届时,当地人会在仪式上邀请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吃。
“有些国家的人,刚打开坛子便捏着鼻子跑掉了。”刘国庆反而拿起薄饼卷着“臭鱼”连吃了两条。瑞典人非常惊讶地问他,难道不觉得臭吗?刘国庆的回答是:中国臭豆腐比“臭鱼”臭出好几倍,“但是,闻着臭,吃着香。再者,没有任何添加剂的‘臭鱼’,其实更符合健康标准”。
刘国庆认为,保持健康的饮食最主要的是根据个人情况,控制好总热量的摄取,保持消耗量与摄取量的平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注重荤素搭配,没有忌口,样样都尝点。
动起来
“找到一种或几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贵在坚持。”刘国庆喜欢的运动有:乒乓球、网球、狩猎、扔飞镖……
紧张的科研工作,并没有影响刘国庆对运动的浓厚兴趣和满腔热情。刚开始到美国的时候,由于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让刘国庆觉得有些步履维艰,而打乒乓球成为他迅速扩大交际范围的途径。
“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还在体校训练过。没想到出国后竟然派上了用场。”他曾利用闲暇时间教美国人打球,在打球过程中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直到现在,他每周都会打1~2场乒乓球,前世界冠军梁戈亮、邓亚萍都曾经指点过他。他曾连续获得两届北大医学部教职工乒乓球男单冠军。
“在温哥华时,有人觉得和我打乒乓球‘没意思’,就提出和我比试网球。”对于网球,刘国庆以往没有受过正式训练,完全是乒乓球式的“野路子”。第一场比赛整个被打得找不着北。“我当时完全不懂技战术,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刘国庆说。后来他便从UBC大学图书馆借来了所有网球书以及十余盒录像带进行学习和琢磨,网球技术大幅度提高,他曾获得过温哥华公开赛新手赛亚军。回国后,打网球的机会少了,他便经常进行击墙练习。他说,如果一项运动不时常练习,慢慢地就会生疏了。
而在加拿大狩猎的经历,则让他觉得异常难忘。由于经常和动物打交道,刘国庆正在写一本有关北美森林野生动物的插图小说,希望把照相机、摄影机捕捉不到的镜头通过文字和绘图这样传统的手段呈现给读者。
“其实,运动起来会让整个人的身心得以放松,科研人员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要说没有时间,你如果有时间吃饭,就有时间运动。”刘国庆笑着说。
阿Q的心态
“精神好,身体可能不好;但是如果精神不好,身体一定不会好。”刘国庆认为,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和谐、不公平,要学会用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来解脱。如果不能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就一定要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心态。
刘国庆把现在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医学设备、医学方法比作是巡航导弹、航空母舰,“但这些都是基于每个个体所研发的,不仅费用昂贵,还需要培养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这种状况下,一定要提高个人的健康素养,才能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你今天有饭吃,这说明你运气很好,因为世界上很多人还没有饭吃。你生病了去医院,也说明你运气很好,因为世界上很多人生病了没有机会去诊治。”刘国庆说,人要学会满足,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
当记者谈到慢性病、肿瘤致死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时,刘国庆不假思索地开口便说:“如果死的方式可以选择的话,我希望以心血管病结束生命。”他解释说,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相对肿瘤和其他慢性病来说,发病时间较快,经常会以心脏猝死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结束生命,这样痛苦相对会少些。“如果躺在病床上几年,浑身插满了管子,不仅自己遭罪,更连累家人”。
采访快要结束时,刘国庆想通过本报告诉读者:每个人都会有最后的一天,这是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如果有宗教信仰,那一天就意味着永生了。如果没有宗教信仰,那就更要珍惜世间的每一天,保持身心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一清二白地来,无怨无悔地走。
《科学时报》 (2010-9-17 B4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