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移动图书馆?有人说还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上网下载海量电子资源,并可以边走边读的就是移动图书馆;有人说电纸书、手持阅读器可称得上移动图书馆。但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被称之为“图书馆”的应属公益机构,图书馆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移动图书馆也应该成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
2010年,北京书生公司全球首次推出了针对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读者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馆藏全文阅读,统一搜索图书馆上亿资源。据介绍,书生移动图书馆方案支持塞班(Symbian)、安卓(Android)、WindowsMobile、Linux、iPhone甚至是山寨机等各类型的可上网手机,以及具有Wi-Fi功能的MP4、电子书阅读器等手持终端设备,读者无需购买专门手持阅读器,更无需付费下载。对图书馆而言,书生移动图书馆突破了过去的IP控制方式,直接针对每一个读者终端进行权限控制。同时,由于采用云技术,这套方案实施起来还很简单,建立移动图书馆系统,只需配置一台能提供数据资源的服务器,并安装一个管理软件终端即可,而数据的标准化转换和系统的运营维护全在书生公司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完成。采用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仅需花费初建的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费,以及后续少量的服务费即可实现。
不仅如此,书生移动图书馆能使读者可依据手持终端的便捷性和保持随时在线的特点,可以使浏览信息变得更加及时和随意,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则使利用图书馆变得方便无比,比如“我的检索”会保留以往使用记录,当再次搜索时,不需要再进行输入,直接点上次的关键词即可进入,如果该条目下有新增内容,系统会主动标出,避免使用者重复工作。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献可以加入收藏或者发送到邮箱,使用者可以用电脑仔细研读。
当“移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服务后,还会使手持阅读的受众人群、使用习惯等方面的产生巨大的变化。据《2009~2010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09年手持阅读的近80%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使用手机阅读,在内容方面大多以消遣、娱乐为主。由于价格的因素,购买电纸书自用的人群普遍集中在从事文字工作或每天需要阅读大量文字的学术研究人员身上。而“书生移动图书馆”以馆藏的内容为主,大部分为专业图书、期刊、论文有浓厚学术色彩。可以预想,如果“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在众多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普及开来的话,不仅能盘活图书馆上亿资源的利用价值,还为学术研究者开辟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电纸书、手持阅读器的行业发展。
《科学时报》 (2010-9-18 B2 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