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陆琦 王心怡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14 6:24:54
钱伟量:“最受欢迎”的哲学老师

 
□本报记者 陆琦 □王心怡
 
“很喜欢他的课,更喜欢他讲课的风格和儒雅的气质。”
 
“枯燥的哲学课,在他的讲授下,却觉得很有收获。”
 
“做人没得说,师德也不错,讲课水平好。”
 
他,就是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钱伟量——“首届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主持的“增强邓小平理论教学的时代感和实效性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内涵式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等课题成果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主持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钱伟量非常受学生欢迎。在囊括3000所高校、百万教师的评师网上,钱伟量的魅力值得到了学生投票8分的高分(满分10分)。众多的学生评价中,很多人留言:“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能静下心来听钱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使我们远离浮华与喧嚣,洗去心灵的浮躁,回归一片心灵的净土。”
 
值北工大50周年校庆之际,记者怀着崇敬而又好奇的心情,采访了这位像哈佛大学新生公共课教师迈克尔·桑德尔那样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教授——钱伟量。
 
“默默无闻、不求回报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从进入大学到当上教授,钱伟量一直坚持着他的哲学之路——学习哲学、研究哲学、教授哲学。
 
“选择哲学这个专业,源于我从小对社会问题的浓厚兴趣。”十年动乱的特殊时期,钱伟量下过乡、进过工厂,对基层社会有了更多的理解,对社会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哲学可以帮助我探寻人们的精神世界。”钱伟量说,“哲学是智慧的学说,它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能使我们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指导我们世界观的学说。时代的沙漏不会使哲学的智慧褪色,而这种属于整个人类的智慧在任何年代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当提及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时,钱伟量笑着说:“既不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性,更不是因为教师职业能有什么油水,而是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符合我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
 
经过20多年的执教经历,钱伟量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说:“教师不仅要有师者的威望和人格的魅力,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的工作是神圣而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德行、情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与责任为基础的。”
 
钱伟量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当以一颗平常之心,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分享学生智慧的快乐。默默无闻、不求回报才是教师最高的境界。“如果我们过于渴望鲜花簇拥与掌声环抱,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使教书育人蜕变为一种满足于即时效果的表演”。
 
“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中受益是教学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这些课似乎很难跟“最受欢迎”联系在一起,这应该是大部分当过学生的人的共识。那么,钱伟量是如何使他的课受欢迎的呢?
 
“让学生喜欢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中受益才是教学的关键。”钱伟量表示,“我不会为了迎合学生,把哲学课变成表演课。”
 
在钱伟量看来,教师追求的,是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和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过程,“这一点,比任何掌声和职称都重要”。也就是这一点,让钱伟量的课一直保持着一方净土,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带给他的学生们一些真正有分量的思考与启迪。
 
20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钱伟量,“读书是让学生融入哲学的一个好方法”。他会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书,体会书中的思想。学生读完一本哲学著作,写出读后感,再由他进行点评,最后学生们再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会有更深的理解,受益终身”。
 
钱伟量还幽默地把自己比作“摆摊卖商品的”教授。具体地说,学生是顾客群,老师把知识与思想带到课堂,学生就在其中挑选对自己有帮助的“商品”。
 
“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同,所获得的收获与启迪也就各不相同。而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让学生挑到更多自己满意的‘商品’,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收益与启迪,则是老师教学的核心与关键。”钱伟量不断地了解学生,找到与学生思想的交集,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他的课堂上真正有所收益。
 
钱伟量真诚希望他的学生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这个世界,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理解判断去领悟这个世界。“每个青年学生必须有你自己,必须是你自己”。
 
一直以来,钱老师的教学都拒绝“炒冷饭”。虽然已经授课多年,又获得了诸多头衔奖项,但钱伟量仍然兢兢业业地每年更新教案,使每学期的课堂都有新元素的融入,带给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荣誉与头衔给我带来教学动力的同时,也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如何让哲学课跟上时代发展,带给同学时效性的现实启示,是我教学的主要目标。 ‘炒冷饭’不符合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钱伟量认为,“学术界的新成果,知识的不断更新,都要吸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给学生带来不过时的知识内容。”
 
“学科发展要抓住机会”
 
相比于钱伟量之前任教的苏州大学、海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
 
“10年前,北工大的文科学院只有经管学院,几乎没有文科专业。”钱伟量回忆说,“我来到北工大的同一年,学校才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在工科院校发展人文学科是比较累的。”尽管如此,钱伟量仍希望北工大加强人文学科建设,“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型大学,在发展战略上,文科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发展什么样的文科,应该如何支持人文学科的发展,急需一个明确的思路”。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建设,北工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始从单纯教学单位转变为多层次办学单位,从单纯教学型学院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学院。
 
“十一五”期间,北工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点建设了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创意产业与传播学3个学科和方向,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带动学院整体发展,使学院整体办学实力达到北京市同类人文社科学院的前列。
 
钱伟量谈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是社会学。自从陆学艺教授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后,这个学科才刚刚起步,而现在社会学已成为学校的“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北京市的重点建设学科。
 
“正是因为引进了陆老这样的优秀教育人才,北工大的人文学科才会在短期内迈上新的台阶。”钱伟量认为,“学科发展战略往往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取决于抓住了什么机遇。”
 
尽管这些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钱伟量仍略显忧虑。
 
“人文学院要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优先地位的同时,组织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钱伟量希望人文学院的老师们要更多地了解理工科领域,理解理工科的思维方式,用理工科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在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才能真正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作为学科带头人,钱伟量还有4年就退休了。“我干不完一个五年计划了。”钱伟量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丝遗憾,“现在急需解决中青年骨干的引进和培育问题,否则学科发展就没有了后劲。”
 
现今学校和学院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五年规划,如何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实现这个科学规划的目标,将成为钱伟量未来4年的工作重心,包括学院的整体发展、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等,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现在能规划的都是学院的事儿,等到退休以后再规划自己的事儿吧。”钱伟量说。
 
《科学时报》 (2010-9-14 B2 校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