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13 6:31:19
前沿
 
我国戊型肝炎疫苗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世界上首个戊型肝炎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由我国科学家完成。8月23日,国际权威科学刊物《柳叶刀》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标志着我国戊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该试验历时5年,招募志愿者超过11万人,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在本次试验中,受试疫苗对所有年龄和性别的试验组都表现出100%的保护率,副反应很少且十分轻微,没有出现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证明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安全、有效。此次受试的戊型肝炎疫苗由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研制。该疫苗目前在国内外拥有5项发明专利,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度原创性生物药物。
 
荷兰开发出高效生产生物燃料新方法
 
荷兰特文特大学9月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廉价地从农林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该校萨沙·科尔斯滕博士介绍,现有生物燃料生产方法多数首先采用高温分解,从生物质原料中提取出混合产物,而后再将这种混合产物与氢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之后的产物可以直接通过精炼得到生物燃料。而新方法则主要着眼于混合产物与氢进行反应的生产阶段,通过特殊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减少氢的用量来降低成本。公报说,上述新方法适用于使用秸秆、树木等农林废料为原料进行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流程。
 
日本用iPS细胞培育出小鼠胰腺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在9月3日出版的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利用大鼠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小鼠的胰腺。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启光率领的研究小组首先通过基因手段,培育出体内缺少胰脏生成基因的雌性小鼠,这种小鼠的后代出生后将没有胰腺。随后,研究人员让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雌性小鼠交配,并在其受精卵中注入来自正常大鼠皮肤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结果,出生的小鼠体内拥有了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胰腺。目前,使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开展的再生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脏器和组织的修复上,虽然通过这种干细胞在体内培育器官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但相关研究成果为再生医疗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
 
中国科学家攻克燃料乙醇发酵效率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赵海研究员课题组张良等人,开发出适合甘薯高效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的快速高效降粘预处理技术。在实验室和小试水平上,在发酵前两个小时内,将发酵醪黏度由超过10000mPa.s降到1000mPa.s以下,改善鲜甘薯浓醪的传质传热效果,提高发酵速度;减轻高浓度甘薯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的蒸馏负荷,并可通过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降低固液分离难度,有效降低发酵废渣的排放。该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在荷兰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甘薯发酵醪液为黏度大(大于10万mPa.S)、流动性差的非牛顿流体(一般的发酵液黏度小于100mPa.S),采用传统工艺发酵,发酵醪传质传热困难,严重影响乙醇发酵效率。
 
《科学时报》 (2010-9-13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