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杜进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12 21:38:1
绿色植保:粮食安全的保护伞
 
□杜进平
 
对于粮食单产来讲,栽培环节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与粮食产量存在某种关系。而植保——病、虫、草害的防治与粮食产量也存在紧密联系。绿色植保突出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安全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植保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20%左右,植保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对于经济作物而言,植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品质的保护上,而对粮食而言,则主要体现在保证产量上。
 
当我们想不断提高单产的时候,就会大量栽培高产的品种、大量使用化肥。随之而来,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更容易招致病虫害的危害。比如种植以前亩产300斤的品种,它不怎么招虫,它抗性比较强。而现在有些高产品种,它对害虫的抵抗力比较弱了。这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变化。
 
另外,一个新品种往往会导致害虫种群生态发生变化。比如过去的抗虫棉,主要使用Bt来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的害虫。在过去,这被认为是很好的技术,但是实际上,主要害虫种类被灭掉以后,次要害虫种类迅速上升为主要害虫,例如红蜘蛛等。
 
在粮食生产上,例如南方的水稻中,过去我们很注重稻纵卷叶螟、水稻三化螟、水稻二化螟,但是把这几种害虫控制住了以后,水稻其他的害虫例如稻飞虱等会迅速上升。
 
北方的小麦中,吸浆虫原来不是很大的问题,而现在在北方又开始严重了,还有小麦条锈病也大面积地、爆发性地发生。
 
换句话说,我们为追求高产而引入很多防治技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恰恰是威胁我们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趋势是,随着国际贸易交流增加,也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迁飞性的、爆发性的、灾害性的害虫发生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是对粮食安全很大的威胁。
 
此外,例如稻飞虱,基本上三四年就会来一次大暴发,这也许跟我们的栽培、品种、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有关?目前的说法有很多,但没有定论。
 
如何发挥植保对粮食安全的保护作用?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监测。爆发性的、流行性的病害虫害能造成大量的减产,甚至绝收,这就需要对这些病虫害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强的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更准确的监测。
 
其次是要做好重大病虫害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国外在这些方面研究得很不错,但是我们国内很难形成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和产品。我们国家的投入应该多倾向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企业能拿出解决问题的技术和产品。
 
最后就是把植物保护的体系做大,中国的植保体系还有很多问题的,怎样加强植物保护和技术推广,这是今后要做的。(整理/龙九尊)
 
《科学时报》 (2010-9-13 B1 中国生物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