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袁跃兴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8-26 22:47:46
盖茨、巴菲特“财富文化”的启示
 
■袁跃兴
 
近日,一些文化媒体和财经媒体,刊登了“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捐赠承诺’行动”的新闻。
 
不久前,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共同呼吁美国富豪捐出至少一半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捐赠可以在参与者生前完成,也可等到他们身后再实施。这一承诺是“道德承诺”,并无法律效力。随后,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和投资家巴菲特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于8月4日宣布,目前已有40位亿万富翁或家庭承诺,将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
 
从公布的这份“捐赠承诺”的名单来看,这40位亿万富翁主要为白手起家的财富大亨。除了盖茨夫妇及巴菲特外,还包括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利森、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华裔生物制药大亨陈颂雄夫妇、《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等人。此外,洛克菲勒家族族长戴维·洛克菲勒、希尔顿家族的巴伦·希尔顿等大家族继承人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创始人特德·特纳也出现在名单之列。
 
美国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利森在为承诺捐献设立的网站上写道,自己早已决定捐出至少95%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目前已捐出数亿美元:“沃伦·巴菲特以个人名义邀请我写这封信,因为他说我将‘树立榜样’,‘影响他人’。”巴菲特说:“我们刚启动,已经反响强烈……承诺捐赠的核心在于让富人好好谈谈他们的财富以及如何使用财富。”美国《福布斯》杂志推算,如果美国富豪榜上最富有的400人捐出个人一半财富,善款总额可达6000亿美元。
 
这项“捐赠承诺”行动,其实,盖茨夫妇和巴菲特从去年就已开始酝酿、构想,今天,终于披露了它的计划,另外,巴菲特还说他的计划,接下来6个月,他和盖茨将与中国、印度的富人见面谈慈善,希望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动慈善……
 
众所周知,盖茨是美国首富,身价大约530亿美元,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巴菲特排名第二,身价大约460亿美元。巴菲特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按他的话说,剩下1%足够用,如果多花一点钱,“既不会给我们增添快乐,也不会改善生活;相反,其余99%可以对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利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捐赠承诺”行动,尽管有人怀疑其慈善捐助是为了避税,甚至有的富豪不赞同,但美国40位亿万富翁公开承诺,将捐献自己的一半财产服务社会,这一消息不仅让富人感到震惊,也足以让平民及贫困者感到欣慰。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这项“捐赠承诺”行动,对于社会生活中财富拥有者、对于财富文化和慈善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盖茨的慈善行为也好,还是巴菲特对财富的看法也好,实际上是很好地触及到了财富的本质问题,诠释了“财富文化”的内涵。“财富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认识财富的价值,对待财富是怎样的态度问题。这种认识、态度,是一种道德的、伦理的精神,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乃至是一种精神信仰。这就可以看做是财富文化。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李白在《将进酒》中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拉伯雷说,我没有财产,我欠人不少,把我留下的(财富)送给穷人。培根在论“财富”时,多次提到“不要追求炫耀的财富,仅寻求你可以用正当手段得来,庄重地使用、愉快地施与、安然地遗留的那种财富”(《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出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价值观是,财富不属于自己,自己只是财富的创造者、管理者,但不是财富的拥有者,所以,当他不能给予财富更大的创造或者有效管理时,就应该把财富还给社会,让更有效的人来管理……
 
这是人类关于财富与慈善取向的宝贵思想,最好地诠释了我们该怎样对待“财富”、“慈善”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应该尊奉的人类财富、慈善的道德伦理、文化精神。可见,如何处置财富,是否拥有慈善爱心,的确是一个“庄重”的问题,它涉及文化大境界,道德大境界,精神大境界,人生大境界。那么,今天这个“财富时代”,我们应该推崇怎样的一种财富文化呢?
 
目前中国不乏富豪,但缺少富豪慈善家。而有的人追求的更是纯粹炫耀性的奢侈消费。有资料表明,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多位的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慈善冷漠病”仍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道德文化问题。许多人对捐赠文化、慈善文化仍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也缺乏现代的、健全的捐赠和慈善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今年4月1日,胡润发布《2010胡润财富报告》称,国内亿万富豪达5.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7.8%,其中,有1900位十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报告》还显示,目前中国内地的千万富豪人数已达87.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6.1%。与迅猛递增的富豪数量相比是可怜的捐赠数字的增长。
 
现在,我们的媒体上讨论财富,讨论财富文化、慈善文化是越来越多了,这说明,我们对财富也好、对财富的拥有者也好,越来越重视其社会的责任和社会评价,社会和时代的财富观开始走向成熟,正在形成积极、健康和理性的财富文化和慈善文化的社会氛围。的确,从本质上来说,由社会普遍的财富行为所形成的财富文化是怎样的,可以衡量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程度。我们对比尔·盖茨,对李嘉诚,对那些慈善事业的热心者,充满了敬意,是因为,他们是人类高贵的财富文化、慈善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如西哲西塞罗所说,他们对财富的追求,是要得到一种为善的工具。我们不只在他们的财富故事中、财富文化行为中,领略了他们高超的商业技巧,惊叹于他们的生命的灵感,更赞美他们无私、博大的善举表现出来的人类的美德……
 
《科学时报》 (2010-8-27 B4 文化长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