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将于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展示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大型展览。展览展出24种文字的106件新疆珍贵历史文献,包括出土木简和纸质文书、汉文和各种民族文字古籍、舆图拓片、部分文物,其中入选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新疆珍贵藏品有25件。
展品按时间顺序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27册(件),隋唐五代时期24册(件),宋元时期18册(件),明清时期43册(件),涵括新疆地区的汉文古籍和佉卢字、焉耆-龟兹文、粟特文、于阗文、突厥文、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八思巴字、察合台文、托忒蒙文等文字在内的多种文字典籍文献。
据介绍,本次展览不仅能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期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将在新疆举办“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
(李芸)
《科学时报》 (2010-8-19 B1 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