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09年,我国已投入运营和即将建设的轨道交通里程均为1000公里,而北京到2020年地铁里程将达到561公里,将长期处于领跑的位置。今年,北京即将投运的5条地铁线路大都位于远郊区县,使北京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更为“亲密”。
一方面是满足如中关村、金融街、CBD等人群高度集中区域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城市新城及城市边缘组团发展空间,轨道交通正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引导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断调整。
□本报记者 张林 实习生 王瑾
随着奥运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提速,北京开始成为“地铁经济”的受益者。轨道交通在酝酿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切实拉近了北京南北与东西区域的互通共荣。
今年底,北京将有地铁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大兴线和15号线5条新线路投入运营。目前,几条线路已陆续交付运营单位,并展开车辆测试。届时,北京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00公里。
截至2009年,我国有10个城市30条地铁线路投入运营,总里程达1000公里,在建和拟建的还有30条线路,里程数也为1000公里。北京到2015年地铁里程将达到561公里,2020年达到1050公里,在当下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潮中继续领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北京即将投运的线路大都位于远郊区县,并与中心城区相连,从而使今年成为北京郊区与中心城区最为“亲密接触”的一年。
轨道交通不仅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变化,还催生了方兴未艾的地铁经济。随着记者走访几条已建成和仍在建设的地铁线路,不难发现其强大的活跃度和辐射力:交通汇集、人流往来、房价攀升、商圈崛起,乃至引发城市文化内涵的更迭。
贯通区域发展
8月中旬,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08标段的工地上骄阳似火,施工人员依然坚持作业。地下,两台盾构机像两条长龙盘踞在盾构井内整装待发。受丰台火车站改造选址不定的影响,盾构作业未能如期进行,这让项目经理王鹏程略显焦急。
王鹏程是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副总经理,同时也是08标段的项目经理。08标段位于丰台区,包括一站(暂定名为樊家村站)三区间,标段全长3.8公里。其中樊家村站长度达到了490.8米,是北京在建地铁线路中最大的车站;3个区间涉及草桥、玉泉营等站,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
地铁10号线分一、二两期,一期西起海淀区巴沟,向东南至劲松。二期规划自劲松再向西北方向延伸,与5号线交于宋家庄站,终止于一期工程起点巴沟站,形成像2号线一样的闭合环。
据介绍,10号线二期工程具有施工线路长、工程量大、拆迁难、风险源多等不利因素。例如征地拆迁和管线改移等工作,南城进展较慢,曾一度影响到施工方按期进场。然而即便如此,08标段依然克服重重困难,按计划完成了40%的工程量。
“原来是东北半环,现在是西南半环,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环,10号线将来对改善北京的交通状况要比其他线路更明显。”谈及自己的项目,王鹏程如此评价,“特别是它对南城的带动作用,把原来相对隔离的南城贯通了,对北京整个城市的融合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诚如其所说,单纯从连接南城与中心城区的角度看,已运营的地铁4号线、5号线像两条大动脉,在线上实现了不同区域的联通。10号线作为北京地铁第二条环线,更像一个骨架线路,它连接城市东南部、西北部最为密集的居住地区,在面上实现了区域间的网状联系。
“提速”公共交通
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这个丰台区马家堡地区曾经平静的一隅,旧秩序被彻底打破了。
周末下班时间,记者在公益西桥地铁站出口,看见紧挨主路横七竖八地停满了载客的私家车,车辆包围着操持各种生意的商贩,让赶时间的行人只能择路而逃。
现在,这一幕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场景。
地铁未通之时,这里车水马龙、井然有序,原来途经这里的511、556、377等多路公交,客源并不充裕,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也难以碰到挤车的情况。地铁带来的南北人流的交汇,使公共交通的滞后凸显出来。
4号线通车后,依托这个贯通北京南北的大动脉,南城居民便捷“进城”、“北上”成为可能。以记者经常乘坐的377路公交车为例,大兴区西红门地区的居民多以该路公交为摆渡车,直达4号线,从而使该路公交原来客源不足的情况被运力紧张所取代。
为此,377路不得不在高峰时间增加车次,同时还增设了开往地铁的区间车。
377路并不是鲜例。虽然北京的公交线网四通八达,能够覆盖主干道,然而很多新小区仍普遍存在距离公交站太远的难题。今年,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等5条地铁线将开通,小区对公交车接驳地铁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34%,公交车客运量同比增长仅为4.7%。特别是暑运以来,地铁客流增势明显,日均客运量超过500万人次,不得不采取分流、限流等措施。
地铁满负荷运转,一方面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公共交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公共交通应肩负起市民往返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重任,其中公交车主要负责接驳地铁,覆盖如地铁周边小区、在城中心但地铁达不到的地区等。因此必须加快提高北京公交线网的覆盖率。
公共交通建设提速,将加速地面交通深入居民区,一批新形态的摆渡车、短途公交车将出现。
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08标段项目经理王鹏程说:“北京三环的交通拥堵问题很突出,10号线二期完成后,不仅能有效缓解三环的地面交通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公交一体化进程,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
有关专家强调,虽然公交车目前还是公共交通的主力,但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活跃远郊楼市
在建的地铁大兴线预计今年8月底空载试运行,10月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记者8月中旬来到大兴线西红门站时,正好目睹一辆列车缓缓驶过。
大兴线全长21.76公里,北起丰台区公益西桥站(接4号线),南至大兴区天宫院站。西红门站是高架车站,也是大兴线11座车站中唯一一座地面高架车站。
从围挡看进去,可见西红门车站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内部装修基本完成,但外围环境还比较凌乱,尘土飞扬。高架轨道车车站向北延伸,然后在京良路向东。高架轨道上,有工人正在进行护栏安装等作业。高架西侧是一片规划中的绿地,未来将成为一个街边公园。
虽然环境略显凌乱,但宏伟的地铁高架无疑提升着周边的土地价值,带给人以巨大的信心。
据洪坤理想城售楼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大兴线通车的临近,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但其楼盘价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家售楼处紧挨着西红门地铁站的开发商,为此将二期几栋楼盘延期发售,并预言届时价格将突破2万元/平方米。而一两年前,这里楼盘的均价约为1万元/平方米左右。
记者了解到,西红门地区被大兴区定位为承接丰台区的大型居住社区。而理想城的开发商于2002年进驻西红门,已成功开发了多个住宅项目。此次延期发售的项目为其理想城二期楼盘,大约在京开高速和地铁大兴线的中间位置,距离地铁七八百米远。
理想城项目在南四环外,紧邻南五环,其房价飞速上涨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周边配套商业设施的兴起、相关产业带动等地铁经济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南三环的万年花城项目也同样受到了地铁10号线二期建设的影响。据介绍,中铁十二局集团2008年中标该标段项目时,附近万年花城的价格在1.2万元/平方米左右,今年已涨到3万元/平方米,而且现在已经没有房源。
在房山区,地铁房山线的开通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期待。房山线起点设在良乡城南长虹西路和苏庄大街交叉口,终点设在丰台郭公庄站,全长约24.79公里。
此前,鉴于区域配套并不成熟,房山的商业类住宅价格一直较低。房山线的开通对于区域价值的提升将起到关键作用。
在房山地产板块中,长阳板块较为受外界关注。这不仅因为长阳镇规划的低碳产业布局及宜居城市功能,还因为一些知名开发商的纷纷聚集。
房山线设有长阳站。长阳站为地面高架车站,位于长阳镇政府西南,京良路南侧,处于规划中的长阳镇军留庄综合组团核心位置。长阳镇希望利用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郊农村改造力度,初步构建现代小城镇的基本构架。
聚拢商机
地铁站设到哪里,人流、物流和财流自然会随之流动,轻轨交通对沿线商业功能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同时,地铁站周边的配套商业,也在影响着地区乃至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与北京其他在建地铁线路不同的是,大兴线秉承了边建地铁、边建城市的原则,在建设地铁的同时,集聚周边商业人气,地铁修建好后,周边的公交换乘中心和商业街等商业配套设施也随之逐步完善。
例如,义和庄站分为车站建设、周边土地开发建设、核心区建设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将重点开发建设地下商业区。采取这一开发模式的还包括西红门站、高米店南站、枣园站等6个车站。
在西红门站,地铁贯通使大型商业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紧邻五环外的物美卖场于2009年开业。虽然存在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但由于附近缺乏大型商超,所以人气仍一直较旺。
同时,围绕理想城等住宅区配套建设的商业街、学校、体育公园、康体中心(医院)等大多数仍在规划中。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商业街以两栋写字楼为主,已具备入驻条件,正在招商。写字楼北面是理想城二期在建楼盘,其中多栋楼主体工程已完工。
地铁10号线二期樊家村站分地下两层,其中地下部分也已预留了约有6000平方米的商业项目。中铁十二局集团10号线二期08标段总工程师贾大鹏介绍,作为北京在建车站中最大的站,樊家村站设有8个出入口,一方面为了服务地铁乘客,一方面为了服务将来的商业项目。
在商圈营造方面,丰台区借助地铁建设,先后布局乐购超市万年花城店、北京华联公益西桥购物中心、南三环首地大峡谷购物广场等项目,其中华联落户4号线终点公益西桥显然是早有准备。
随着地铁4号线的开通运营,公益西桥的人流物流激增。此前,该地区缺乏大型商超,居民有大的采购需求时往往要坐车到城里去。地铁规划的启动,第一时间刺激了商家的神经。
最早规划大型购物中心的乐天玛特,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不同业态的商家入驻;与之相邻的华联紧随其后,也于一年后开业。粗略看来,两者经营范畴大致相同。但两家大型购物中心却聚拢了附近的人气,其中就包括西红门地区。
彰显城市魅力
对首都而言,轨道交通不仅是奥运之后北京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随着地铁建设及地铁融入人们生活的繁密程度不断加深,随着科技在地铁中的广泛应用和地铁与城市文化相互交融,地铁正在日益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和经济发展。
在车站、列车、座椅等不同部件的设计上,地铁辐射的文化魅力得以集中体现。例如针对车站设计,年内开通的5条新城线均强调营造“一线一景”的特色。其中,亦庄线高架站造型分为木盒子和飘板式两种,房山线高架站统一采用“城市画卷”造型,昌平线主要为六边玻璃柱造型。
据介绍,之所以强调“一线一景”,而不是像5号线一样“一站一景”,是因为郊区轨道线路相对穿越空旷区域较多,风格统一的车站外观更容易识别。同时,站点设计也会兼顾周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一定的个性化设计。
例如房山线9座高架车站中,良乡大学城站就作为特色站进行装修,其3层吊顶与其他车站有所区别,以体现高教园区的文化特色。这正是一种地铁文化对城市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动车调试的地铁亦庄线,其粉红色的列车,不锈钢外壳与5号线基本相似。两者主要区别则在于座椅的不同。除此之外,亦庄线的车厢还增添了一些人性化设计,如“S”型把手,可以让人在拥挤的车门附近更方便扶握。
诸如此类的设计,处处体现出智慧与和谐,让人随时能够感受到都市的发展气息。
《科学时报》 (2010-8-18 B1 区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