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程金山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8-15 20:46:55
专利代理人:挖掘科学家更多潜在的发明
 
□程金山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水平的日益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也逐年递增。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国外。
 
生物技术领域发明本身具有投资大、风险大、意义大、价值大、周期长、特殊问题多等特殊性,而由于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各国专利法乃至审查实践中对于生物技术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争议,具体法律法规的规定较为上位,因此,专利代理人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中的凸现出重要价值。
 
具体而言,专利代理人在专利申请中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对于发明创造的“理解”、“挖掘”、和“诠释”等几个方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高水平的专利代理人可以是发明创造的进一步发掘者,甚至是“半个发明人”乃至“再创造者”。
 
为了实现专利制度的“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等立法宗旨,这些专利代理人以“应保尽保”为工作目标,可以帮助申请人获得合法条件下的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尽量避免专利保护范围的瑕疵,尽量避免给后续的第三方侵权行为留下可乘之机。
 
为此,在这些专利代理人的视野里,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就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而应该是动态的技术构思。具体而言,通过对于发明内容的深刻理解把握,技术交底书为专利代理人打开了一扇“门”,而门里可能的“风景”则是其结合现有技术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审查实践去“阅读”并且进而描绘的,从而可能实现所谓的对于发明创造的“再发明”乃至“再创造”。
 
当然,上述的专利代理人的这种“再发明”乃至“再创造”绝不是、也不能是信马由缰。专利代理人所描绘的“风景”是不是真的“风景”,是需要委托人的最后确认的。
 
比如,如果技术交底书中描述了一种通过在37℃的温度条件下表达一种基因工程菌株而生产一种生物药品的方法,如果上述专利代理人在理解了完整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的状况认为该温度的选择对于该发明是重要的或者涉及到发明点的话,那么其就可能通过请教委托人而进一步挖掘该温度的更大的选择范围。
 
比如说在36℃、35℃、34℃ …… 是否可行?在38℃、39℃、40℃…… 是否可行?一来,很可能的是,尽管在技术交底书中没有描述,但是发明人已经知道这些更大的选择范围内的温度实际上也都可以实现发明目的,故而涉及这些更大的选择范围的温度的技术方案,最好也描述在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并且纳入在该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二来,如果保护范围只是“37℃”这一个点,那么,实际上,该技术方案即使被授予专利权也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在领悟委托人所提供的技术交底书所描述的发明点的基础上,围绕该发明点,尽可能地进一步挖掘出更多潜在的发明内容,并且基于委托人的确认而在撰写的说明书中进行描述,进而依法概括出更大的保护范围。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水平的专利代理人就是发明创造的 “半个发明人”乃至“再创造者”。
 
(程金山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专利代理人)
 
《科学时报》 (2010-8-16 B1 中国生物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