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陈欢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8-9 6:24:16
钠冷快堆技术优势
 
前三代核电技术之所以分代是出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新的情况——国际能源紧张,有核国家积累了多年的高放核废料难以处理。由此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铀资源是否充足;第二,核废料无法处理,核能可持续发展难以维持。
 
数据显示,目前,国外130美元/公斤以下的天然铀储量只有500多万吨,只能供500多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但是世界上现在已有372座在运行。而在未来规划中,仅我国就计划到2050年再建设400座百万千瓦的核电站。
 
鉴于此,第四代核电技术提出几点要求:第一,有效利用核资源、环境干净、可持续发展;第二,经济性好;第三,安全性好,堆型的融化概率达到10-6;第四,实体防卫好。
 
满足上述要求的堆型就可称为第四代堆。在科学家选定的6种第四代堆型中,快堆占据了一半,也是唯一有实际建造的堆型。
 
反应堆都是由链式裂变反应产生的,热中子堆的转换率为60%。而快中子堆主要是由平均能量为0.1Mev以上的快中子引起,由于速度快,快中子不易被吸收,燃料的转换率能达到130%。这还是在使用PuO2和UO2混合燃料的情况下。如果使用铀、钚、锆金属燃料,可以实现160%的转换率。
 
因此,快中子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转换率大于1,真正做到核燃料越烧越多。并且其消耗的是不易裂变的U-238,U-238在天然铀中含量达到99.2%以上,而压水堆消耗的易发生裂变的U-235只有0.71%。
 
快堆的乏燃料经后处理,钚返回堆内再燃烧,多余的钚则装载新的快堆。如此封闭并无限次循环对铀资源的利用率可从单发展压水堆的1%左右提高到60%~70%。
 
而且,由于利用率的提高,再贫的铀矿也值得开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认为可采铀资源将增千倍。
 
在热中子反应堆运行时,会产生长寿命次量锕系核素(MA)。它们需要衰变三四百万年才能将其放射性毒素降到天然铀的水平。但是这些核素在快中子场中可以裂变成产物,获得裂变能,变害为利。研究证明,一座热功率为100万~150万千瓦的大型快堆,可以嬗变掉5~10座同等功率压水堆所产生的长寿命核废物。
 
在快堆中,又以钠冷快堆性能最好,全世界建过18个钠冷快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也是钠冷快堆。
 
同铅冷快堆和气冷快堆相比,钠冷快堆优势明显。首先,钠原子质量大,中子碰撞之后质量不损失;第二,钠吸收中子不多,不损耗能量;第三,导热性好,很容易把能量带走,解决了反应堆最怕的过热问题;第四,钠的熔点是98℃,但沸点高达890℃。在通常500℃~600℃的工作环境中不需要加压,安全性高。在CEFR中,8米直径的反应堆用了260吨的液态钠,只需要两层25毫米外壁的壳进行防护。可以说,钠是目前最好的快堆冷却剂。(陈欢欢)
 
《科学时报》 (2010-8-9 A4 科学基金)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