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课题组等合作,从云南一种新的小白菌中发现了毒性成分新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并初步证明该菌是30多年来导致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罪魁祸首,近日,该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据介绍,30多年来在云南北部每年都发生几十例甚至更多的不明原因猝死,大多发生在7~9月的雨季。该情况引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了多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开始有专家认为是克山病,也有认为是重金属中毒或饮用了被毒素或病原污染的水。由于情况高度复杂,一直未有定论,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曾光、施国庆察觉到小白菌,并怀疑食用该蘑菇是主要致死原因。
在“973”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从2008年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等真菌化学专家刘吉开和高等真菌分类专家杨祝良开始该项研究。刘吉开课题组博士生周忠玉经深入研究,终于分离鉴定出新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动物实验证明是其毒性成分,同时,杨祝良证实该菌是一新种。
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刷了大量宣传册,并动员其体系力量警告人们不要食用该菌。干预收到明显效果,2009年只出现了极少数猝死报告。(张雯雯 王芳)
《科学时报》 (2010-8-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