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朱广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27 21: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宗光华:
从军用机器人发展看STEM人才培养
 
2006年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STEM)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关键
□本报记者 朱广清
 
“没有硝烟的信息战是未来战争的序曲。”7月21日~23日,在第1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期间举行的赛事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宗光华应邀作题为《机器人竞赛的素质教育理念与机器人技术现状》的报告,从军用机器人发展现状谈及STEM(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人才培养。
 
1973年阿以战争后,美国陆军总结经验认为:重型坦克的结局是,“被发现就意味着被击中,被击中就将灭亡”。2003年5月19日,美国陆军“未来作战系统(Future Conduct System,简称FCS)计划”浮出水面——这是一种按“网络中心战”理念设计、由多种系统集成的高度信息化武器系统;而在此之前,美国军用机器人已先期奔赴战场。
 
在这次由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论坛上,宗光华介绍了当今美国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装备,并由此论及美国对创新教育的最新理念。他指出,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正在强化这样一种理念:创新之源在教育。其科学界、工商界、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该国在全球市场上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与其公立学校能否充分保障学生STEM素养直接相关。
 
“2006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 ACI),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由此,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
 
宗光华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机器人研究与机器人竞赛活动具有远见卓识,它是STEM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基于项目的工程课程,可塑造多学科知识交叉和综合运用环境,将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提升为探究世界各侧面相互联系的过程;而以课题研究形式牵引的机器人设计,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杂乱无章”的情境中塑造设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宗光华建议我国在“十二五”计划开局之际,汲取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做好教育顶层谋篇布局。
 
第1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承办。
 
《科学时报》 (2010-7-28 A2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