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运来 李大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20 19:34:9
无人战机将改变未来航空装备结构
 
□王运来 李大光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7月12日正式公布了新研发的一款高科技无人驾驶隐形战斗机。这种名为“雷电之神”的无人机可进行洲际远程打击,其外观酷似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飞行器。“雷电之神”由英国BAE系统公司等4家公司耗时4年联合研制,验证机的研发费用高达1.43亿英镑(约14.6亿元人民币),将于2011年进行首次试飞。
 
“雷电之神”无人机从2006年开始进行研制,英国国防部希望借此提高英国研制隐形无人机的能力。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通过“雷电之神”无人机检验英国独立研发首款无人隐形战斗机的可能性,使这款无人机最终具备精确打击远程目标的能力,甚至将攻击范围扩大到另一个洲。
 
“雷电之神”装有隐形装置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几乎不会被地面雷达发现,能在多个目标上空试验、投放弹药,还能防卫自身受其他有人和无人敌机的攻击。这款飞机还携带炸弹和导弹等武器装备,使这款飞机具备了远程攻击能力。“雷电之神”的设计适用于高速洲际飞行,在卫星监控下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该飞机即使没有地面指挥,也能通过卫星和指挥部进行通信,并自动运行,执行精确打击远程目标和跨洲目标的任务。
 
这款无人机未来的新功能将取决于英国政府组织的战略防御和安全评估报告。国际安全战略负责人杰拉尔德·豪沃思说:“‘雷电之神’无人机是一个真正具备开创性的研发项目。这款隐形无人战机体现了英国最先进的产品设计和科学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这款战机还体现出英国的工程、科技、技术和创新领域已经走到世界最前沿。”负责“雷电之神”研制工作的专家称,制造这架无人机的目的不仅是检验英国在无人机制造方面的尖端技术,同时也是为下一代无人机的设计制造作准备。军事机构可以在全球任意地点使用卫星通信系统控制这款无人机。专家称,这款先进的战机已经走到了全球军事科技的最前沿,与美国战机的先进程度类似。
 
研制无人隐身战机一直是航空专家的愿望。早在1913年,一些专家便开始琢磨着研制无须由人驾驶的飞机了。美国的劳伦斯·斯佩里用寇蒂斯设计的双翼飞机进行了首次带陀螺稳定器和自动驾驶仪的飞行试验。结果证明,有了这套新系统,飞行器完全可以在没有驾驶员操纵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自主飞行。斯佩里进行的开拓性试验在无人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14年,英国的卡德尔将军和皮切尔将军联合提出了一项试制无人驾驶飞机的建议。该建议被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维·亨德森爵士采纳,定名为“AT”计划。1917年3月,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在英国乌帕万的皇家飞行队训练学校进行了检验性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无人驾驶鱼雷滑翔机和飞行炸弹得到发展,陀螺稳定器就曾被美国海军用作机载空投鱼雷的核心部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究又再度兴起,1933 年1月,实用的无线电遥控靶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二战后的十几年里,各种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加之冷战的激化,可重复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水平也日益提高。一些国家将反辐射导弹技术移植到无人机上,研制出了反辐射无人机,如以色列的“哈比”、德国的“达尔”、法国的“玛鲁拉”、美国的“沉默彩虹”和“勇敢者”等,成为一种对地面雷达极具威胁的新式武器。反辐射无人机可在敌区上空游弋,对敌地面雷达的开关机情况作出判断,自主决定是实施攻击还是进行复飞。这种航空武器的出现是向无人战斗/攻击机的发展目标迈进了一步,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攻击机。于是,便有人突发奇想:把有人驾驶战斗机、无人驾驶飞机和导弹技术合三而一,发展出可重复使用的无人作战飞机。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一些在无人作战飞机前进道路上曾经难以逾越的障碍被逐个克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无人驾驶侦察机已经出现。以此为基础,无人战斗/攻击机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美、英、以色列等国率先向这一技术高地发起冲击。1994年1月,美国空军开始研制隐身程度很高,并装备各种传感器的无人作战飞机(UCAV)可以执行各种飞行任务,如:发现隐蔽的防空系统并迅速将其摧毁;攻击由防空导弹系统保卫的目标或执行监视、侦察等任务。无人机RQ-1“捕食者”于当年首次试飞成功,1997年进入批量生产。2000年年初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美国空军将“捕食者”无人侦察机改装成作战飞机,并进行了3枚“狱火”反坦克导弹的实弹发射试验。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空军在对阿富汗空袭11天后第一次使用了无人作战飞机,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无人作战飞机用于实战。到2008年,具有较高隐身程度,并装备各种传感器的无人作战飞机(UCAV)开始出现,并可以执行各种飞行任务,如:发现隐蔽的防空系统并迅速将其摧毁;攻击由防空导弹系统保卫的目标或执行监视、侦察等任务。UCAV被誉为“2020年确定的4种隐形飞机之一”,其它3种是F-22战斗机、B-2轰炸机和联合攻击机(JSF)。
 
无人作战飞机将对未来空战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无人驾驶战斗机将不是空军所独有的,其他军兵种,如海军、陆军以及地地导弹部队、炮兵、装甲兵、军事情报部门等,均可配备自己的无人作战飞行系统。如在阿富汗上空活动、可携带导弹的RQ-1A“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权,就掌握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手里。各兵种都有自己的无人驾驶作战飞机发展计划。美国海军早在上世纪末,就发出“海上无人驾驶攻击飞机”(UNSA)项目的投标,多家公司参与了竞争。陆军“未来作战系统”也包括用于支援作战的无人机。
 
目前,军用无人机已普遍装备到美国各军兵种的旅、营单位和特种部队的作战小分队,无人机的放飞权也下放到了陆军的连队一级。用美国战略研究人员的话说,不久的将来,任何人都能够使用UCAV(无人驾驶作战飞行器)。
 
《科学时报》 (2010-7-21 A3 国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