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潘希 张巧玲 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15 8:12:15
德国馆:
“德国制造”诠释和谐都市

两位虚拟讲解员“严思”和“燕燕”陪伴参观者探寻和谐都市馆。


“动力之源”中的巨大金属球在人们的呼喊声中摆动。潘希/摄

 
□本报记者 潘希 张巧玲 黄辛
 
飘浮的多维体“宝盒”
 
素来以稳重、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把一座“悬浮在空中的建筑”带到了上海世博园区。
 
德国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座由175根钢桩和1200吨钢结构结合而成的现代建筑,它由四个不规则几何体组成,每个单体或头重脚轻、或变形剧烈,连成一体时,却相辅相成、平衡稳固。由于外形上大下小,四面呈不规则开放状,给人以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远远望去,如同飘浮着的一个多维体“宝盒”。
 
德国馆的展馆主体飞架于自然景区之上。高达20米的展馆建筑主体和其下的自然景区之间,光与影的互换,疏与密的交织,倾斜与稳定的平衡,形成了一种曼妙和谐之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硬朗的钢结构对应的是德国馆柔美的“外衣”——它的主体幕墙被1.2万平方米的薄膜包裹起来。据介绍,这种灰色的薄膜外衣专业名称叫梅什(Mesh),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反射太阳光和阻挡太阳能量的功效,本身重量极轻,具有高强性和韧性,用它可织成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建筑网膜。
 
梅什的优点还不止于此。它银灰色的外表,白天能降低阳光对建筑物的直射,夜晚则可将灯光透出,辅助外景照明。借助这层薄膜,德国馆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情况下,变幻出不同的形象。
 
虚拟解说员“严思”和“燕燕”
 
陪伴的“旅途”
 
德国馆的入口周围,竖立着来自德国各州的巨幅明信片,上面众多的德国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德国馆分为海港新貌、未来规划室、人文花园、发明档案馆、创新工厂、材料之园、欢乐剧场等若干个展区。
 
在整个德国展馆“旅途”中,有两位虚拟讲解员——“严思”和“燕燕”,他们会陪伴参观者探寻“和谐都市”的种种惊喜。
 
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故事开始于中国。德国机械制造专业的大学生“严思”在中国认识了建筑设计专业大学生“燕燕”。而现在,中国姑娘又来到德国做客。“严思”向“燕燕”介绍了自己的生活和国家。“燕燕”或是会亲眼看到,或是会接受,也有可能会提出问题。而这正是不同文化之间激动人心而又富有魅力的对话。
 
进入展馆,参观者每20人一组,穿过暗室,登上电动滚梯,之后穿行于一条隧道。顿时,“火车、汽车、公共汽车”交替出现,广播报站声,鸟儿啾啾鸣啭,水上荡舟的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一个用多媒体创意制作的美妙世界,指示着参观者已走进了德国城市。
 
当参观者还沉浸在鸟语花香间时,眼前突然豁然开朗,隧道末端出现了一个湛蓝色的海底世界——伴着水声、泛着气泡,水光倒映四射。来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感觉——仿佛在大海里游着游着,眼前忽然呈现出一幅遥远而美丽的画卷:灿烂阳光下的汉堡海港,蓝天白云,海鸥翱翔,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建筑群——“海港新城”。
 
离开“海港新城”后,走进德国的“都市生活圈”,德国城市的微型缩影和来自德国的最新创意及发明一一展现。
 
在“储藏室”里,高至屋顶的大架上陈列着众多来自德国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与众不同的发明,它们在改善城市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紧邻“储藏室”的“创新工厂”内,参观者会惊奇地发现,这间大厅中的一切都处于运动中——传输带在人们头顶上空穿梭往来,满载着90多件展品,包括LED灯、独特的带闹钟半导体、玩具拖拉机、自行车安全帽等……参观者不但可以触摸它们,还可以通过轨道下方设置的高科技显示屏“捕捉”其中的一件,操作显示屏,就可以对展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了解。
 
步入“动力之源”的锥形大厅,里面有德国馆的“秘密武器”,即悬挂的一颗巨大金属球,这颗金属球直径3米、重达1吨,外表安装了40万个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声控装置对呼喊声作出反应。当数百名参观者统一发出呼喊,金属球便随着喊声来回摆动。
 
令人振奋人心的游戏开始了,大家被分为两大组。在“严思”和“燕燕”的指挥下,参观者通过共同的高声呼喊,使金属球来回摆动,并且幅度越来越大,呈圆周状转动,球面的色彩也越来越浓。伴随着它的运转,各种来自德国以及“和谐都市”的不同影像迅速在眼前闪现。其后,金属球又渐渐减速,直至停止摆动。
 
可持续发展的“德国创造”
 
“德国制造”一直被公认为产品质量的代名词,而此次世博会,德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向公众展示了“德国创造”带来的创意、产品和生产工艺。无一例外,几乎所有展品、技术和案例都体现了绿色环保思维,实践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展馆内有一个显示器,随时显示德国馆每天的用电量和光伏建筑收集的光能。
 
不过,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或许是由巴斯夫公司提供的两款新鞋。一双是具有能量返还功能以及减震装置的跑鞋。另一双是黑红两色的运动鞋,虽然款色平常,但性能卓越,穿着舒服。这是100%采用世界上最柔软的热塑性聚氨酯制成的概念鞋,刚刚获得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颁发的2009 IF最佳材料奖,同时获德国设计委员会颁发的“无界限”奖。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用于概念鞋的热塑性聚氨酯,不仅有着极佳的耐磨性、抗震性、超柔软度、舒适度,同时具有出众的机械特性,在干、湿、冰雪路面乃至油地板上,抓地力极强,在-30℃的环境下仍保持柔软,因此有着更高的设计自由度。
 
热塑性聚氨酯是巴斯夫新开发用于改善未来生活方式的创新产品。该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运动休闲、鞋材、电子电器和建筑等领域,被专家认为是“最具成长性”的新材料之一。
 
巴斯夫聚氨酯亚太区热塑性聚氨酯总监简迪绅表示,此次世博会上,他们所展示的创新产品和新材料应用,是以营造可持续城市生活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智能解决方案,来诠释化学的新作用。
 
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德国馆的钢桩、钢结构连同1.2万平方米的“外衣”,都可拆除回收再利用,充分显示出德国人严谨、科学的思维逻辑。
 
《科学时报》 (2010-7-15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