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科学
 
作者:钟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8 8:10:11
贝叶上镌刻的宗教与文化

《中国贝叶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本报记者 钟华
 
作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贝叶经是西双版纳地区各民族发展历程的真实全面的记录,是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中国傣族历史文化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中国贝叶经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已全部完成。6月29日,《中国贝叶经全集》新闻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象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刀林荫介绍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傣族先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缔造了辉煌的历史,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之上,形成了浩瀚的贝叶典籍,创造了灿烂的贝叶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闪亮的瑰宝。”西双版纳人民将中国贝叶经称作“运载傣族历史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舟”,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收藏。傣族佛寺里专门设有“藏经阁”负责保存贝叶经。
 
我国西南部的傣族聚居地区,自公元7世纪就开始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承,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继续保留使用贝叶经地区。贝叶经就是指记录在贝叶上的佛家典籍。贝叶是取自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叫贝叶棕的树叶,叶宽大、坚实、柔韧,经一套特殊的工艺将其制作成整齐的长方形叶片,用铁笔在贝叶上刻制佛经及其相关典籍,再用绳子穿连成册,具有防潮、防蛀、防腐等特点,可保存数百年之久而不烂。这种用贝叶记录文字的文化现象,起源于古代印度,传播使用历经2500余年,自唐代随佛教传入中国,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并大约在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期间,分别从泰国、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与傣族原始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傣族特色的贝叶文化, 而贝叶文化的载体就是贝叶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祜巴龙庄勐说道。
 
其他少数民族如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部分佤族和彝族也先后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它传入傣—泰民族地区之后,傣—泰高僧把很多佛教原典巴利语翻译成傣文(兰纳文),以便在傣—泰地区流传,此后出现了浩瀚的傣文贝叶经典。
 
据祜巴龙庄勐介绍,中国贝叶经包含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原典、历代高僧大德的著述以及佛教教义衍化或改造过的世俗经典等三个部分;同时也融进了大量世俗的文字。千百年来,傣族人民除了用贝叶刻制佛经之外,后来还刻录了大量的世俗文字掺杂其间。这些文字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医学、故事、教育,甚至乡规民约等等。但世俗的典籍,都在前言、后记或者中间插入了佛经语录或佛经的教义。中国贝叶经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是傣族先贤留给后世子孙的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傣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学者热议《中国贝叶经全集》的文化意义
 
承载着贝叶文化的傣族贝叶经典籍卷帙浩繁,仅西双版纳民间流传的就有3000多部。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搜集整理,人民出版社出版,昆明汉慧经贸有限公司投资印制的《中国贝叶经全集》是对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
 
《中国贝叶经全集》出版的缘起,是2001年由著名出版家胡廷武(时任云南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的文章《中国贝叶经价值论纲》所引起的讨论,并在知识界、宗教界以及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领导中达成共识,一直认为出版《中国贝叶经全集》是抢救、保护、传承傣族贝叶经,弘扬贝叶文化的最有力、最有效、最实际的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壮举。胡廷武后来成为此项目的策划人。
 
2005年4月,退休后的胡廷武引荐了昆明汉慧经贸有限公司与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进行商谈,很快形成合作协议,并将《中国贝叶经全集》出版项目向人民出版社推荐,寻求合作。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和副社长任超详细了解《中国贝叶经全集》内容后,面对这凝重博大的傣族文化精髓,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瑰宝,当机立断全力支持《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并签订了合作出版合同。
 
《中国贝叶经全集》出版项目经历9年时间,搜集整理、翻译的贝叶经卷本有139部。从2006年4月首发至2010年4月出版完成100卷114册的工作,《中国贝叶经全集》总页码60946码,总字数9142000字。全集为贝叶经原件扫描、老傣文、新傣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六对照”版本,既可供僧人或普通读者颂读,又方便国内外学者对比研究,更为佛寺、信众和图书馆、文史馆的基本藏书。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张公瑾说:“我国佛教分三个系统,汉传、藏传、南传,南传就是傣族和布朗。我国汉文藏文大藏经都有几次大的集结,只有南传大藏经一直分布在寺庙,郭沫若有一个目录,但是我们没有见到全貌,我们有手抄本、手刻本,但是没有印刷本。因此,《中国贝叶经全集》不仅是文化汇总,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集结。”
 
“这部《中国贝叶经全集》完整收入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它也同时收入了相应的律藏、论藏(音)的经典,还有傣族高僧、皇室著的经典。这些经典深受佛教的熏染,带上了民族精神的特质,是非常重要的。”胡廷武说。
 
研讨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西双版纳州民宗局局长岩亮等嘉宾也对《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及宗教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这部承载了傣家传统文化的典籍寄予了厚望,他们共同期望《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会带动傣族传统文化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继承发扬和广远流传。
 
《科学时报》 (2010-7-8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