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谭永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7-4 21:59:38
河南创新型科技人才兵强马壮
 
□本报记者 谭永江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由河南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等单位于2007年启动实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领军人才,为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该工程已支持“中原学者”15人,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21人,科技创新杰出青年352人,创新型科技团队67个。其中,已有2名“中原学者”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人领衔的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梯次培养,
 
构建结构合理人才队伍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为此,河南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六部门成立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领导、协调工作,组长由省科技厅厅长担任,其他五部门的分管领导任成员。
 
河南在科技人才培养上分设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科技创新杰出人才、“中原学者”三个层次,并配置了与之相适应的科技资源。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每人支持30万元,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每人支持50万元,“中原学者”采用网络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方式,每人支持均在100万元以上。这三个层次与院士一起构成了由低到高的“金字塔”形人才队伍。
 
通过充分发挥院士、“中原学者”的学术影响和传帮带作用,带领和培养河南省的科技人才,最终形成一支由两院院士群体、“中原学者”、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组成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被业内广泛认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河南省科技厅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加大经费支持,纳入人才计划的当年给予30万~10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对他们平时开展的高水平研发项目通过其他科技计划给予持续支持;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围绕人才培养,根据研发工作的需要,组织认定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不仅在经费、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在研发条件上也尽力提供支持;三是支持团队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科研主攻方向,坚持平等、进取、协作的精神,发挥好团队领军人物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科研指导作用,组建交叉学科科研攻关群体,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竞争力。
 
规范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河南省科技厅出台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原学者”遴选及管理办法》、《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创新型科技团队”认定及管理办法》,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着重提高项目的实施成效。
 
在人才评选上,首先重点围绕河南省的优势产业、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进行立项,与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每年都公布申报项目指南。其次在评委会成员组成上做到学科均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省内和省外专家相结合。聘请相关领域的省内外两院院士、省外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省内著名专家共同组成项目评审委员会,三个方面的专家数量各占1/3,保证立项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准确性。最后是做到认真公示,评审结果通过多种形式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质疑,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透明。
 
在过程管理上,一是抓好年度检查,河南省科技厅支持的人才都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支持;二是做好随机抽查;三是作好中期评估。项目实施过半,项目承担人要上报《中期评估自评价报告》。中期评估委托给第三方具有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河南省科技咨询评估中心进行,并把评估结果和项目调整方向、下一年度经费拨付联系起来,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公平公正,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项目实施完毕后,及时进行结题验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组织专家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面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给出通过验收或需要复议的结论;二是由项目承担人作学术报告,全面阐述自己承担项目的实施情况。
 
《科学时报》 (2010-7-5 A2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