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洪兴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6-22 20:20:47
牛满江与胡萝卜功能食品研究

 
□洪兴华
 
2007年11月15日,我收到牛满江治丧委员会讣告,牛满江教授于2007年1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悲痛之际,牛老关注胡萝卜功能食品研究的有关往事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1978年5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我在河北滦平县工作。县广播站的大喇叭每天播放着与科学大会有关的报道,其中有关美籍科学家牛满江与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在遗传学领域的最新合作成果吸引着我,那时在我的心中牛满江是一位科学巨人,高大而神秘。
 
1979年4月我调入了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88年我有幸赴意大利学习果蔬加工技术,参加中科院与世界实验室的合作项目“食品改善计划”。从1990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的支持下,我的研究小组定位从事胡萝卜深加工研究,重点放在胡萝卜高效提取技术和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2000年6月,我们与5个生物学和医学的国家级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胡萝卜功能食品研究”,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首次用于中国国家队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
 
2002年6月的一天,牛满江的秘书来电话,表示牛老对《科学时报》有关胡萝卜功能研究的报道十分感兴趣,约我到北京深入了解有关情况。我听后十分激动,如约来到牛老在北京中关村的专家公寓,当见到牛老时有些紧张拘谨,他亲切地握着我的手,慈祥的笑容,质朴的河北乡音,像父辈一样的平易近人,使我很快放松下来。牛老了解了我们胡萝卜研究进展后说:“要解决全球健康食品问题,必须找到一种能被多数人接受的材料,胡萝卜是世界各国都认为非常有营养的蔬菜。你们多学科攻关组对胡萝卜的功能研究对人类健康很有意义。我想从遗传学角度为进一步提高胡萝卜的品质做些工作,想听听你的想法。”牛老在国际上创建了外基因学说,是著名的发育生物学专家。为此,我从转基因育种角度提出能否将根类中药黄芪在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基因转入胡萝卜中来。牛老对此非常感兴趣,让我将有关黄芪提高免疫药理学研究成果的文献送给他看。牛老看后委托我找到纯正的黄芪种子和胡萝卜种子各500g左右给他做实验。我从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找来了纯正的黄芪种子,从新疆找来了纯正的胡萝卜种子,一并送至牛老的专家公寓。
 
我第一次去见牛老时给他带了两箱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他和夫人饮用后感觉很好,用他夫人的话来说饮后很痛快(主要指饮后排便通畅)。他秘书来电话说牛老想再买几箱。为此,在我给他送黄芪、胡萝卜种子时又给他送去4箱。这天正是他90岁生日,牛老穿着一件红毛衣,科学院的有关领导来看望他,他见了我们非常高兴,说我们的成果在他身上见效了,他与在座的一些领导和科技人员讲胡萝卜功能食品对健康的意义,并表示也要为胡萝卜的品质改善做些工作。
 
2005年8月,牛老的秘书给我来电话,告诉我牛老来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验室考察工作,想见见我。我和研究所所长、转基因实验室科技人员一同去河北见牛老,牛老比3年前老了许多,但精神很好,思维清晰。牛老说,因2003年非典等原因,黄芪与胡萝卜的转基因实验未能进行下去,他希望我们研究所能为此继续做工作。我们去时给他带了100瓶用于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备战训练和奥运比赛的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并向他汇报了奥运会的应用情况。牛老听后非常高兴,他说具有抗氧化和增殖益生菌的胡萝卜功能食品非常有发展前景,希望我们研究所不但要把科研工作做好,还要把转化开发工作做好。
 
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已成功用于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备战训练和奥运比赛,我们课题组获得了科技部颁发的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称号,此时我们为没有辜负牛老对我们的期望和指导而感到自豪。
 
(本文作者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0-6-23 B4 区域 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