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四措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科技部将采取4项措施,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加快推进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加速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联盟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加强尖子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无锡首家生物农业研究中心挂牌
6月13日,由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打造的无锡-浙大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在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挂牌,一批相关科研项目同时签约。当天,随着总投资9500万元的园艺作物新品种引繁中心(一期)、无锡大德生物农业科技综合项目(一期)、蔬菜种子研发中心等4个项目签约入驻,锡山生物农业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
哈尔滨将培育生物、民航等新兴产业
6月12日,哈尔滨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情况的汇报》,哈尔滨市将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等6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目前,相关部门着手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将以科技创新城和哈南工业新城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打造“一极三园”生物产业的核心区(一极是指哈药集团;三园是指利民、经开区和阿城新华三个生物产业园区)。
北京市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平台启动
由北京市科委牵头搭建的“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与承接平台”近日正式启动。平台聚集了900余项国内外生物医药前沿科技项目成果,北京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其中选取相关成果对接落地。据透露,900余项科技成果涉及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门类。平台的启动,将促进国内外优秀项目与京区实业资本的对接和落地。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增13片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日前批准了来自15个国家的申请,决定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新增13片区域,并扩大5个现有保护区的范围。至此,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覆盖109个国家,总计拥有564个保护区。
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张江部分)项目启动
日前,由中国药学会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张江部分)项目启动,标志着我国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正式进入可操作实践层面。“国家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研究”的深化研究拟发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众多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企业的优势和积极性,在张江园区建设国家药品应急体系的信息保障平台和能力保障平台,并落实到可操作层面,模拟和试运行“一个体系(我国药品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下的“四个保障平台(药品应急体系的法律保障平台、资金保障平台、信息保障平台、能力保障平台)”,从而提出更深层次的政策建议,预计在2011年10月完成。
《科学时报》 (2010-6-21 B1 中国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