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国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6-20 23:21:18
如何看待2010绿色指数排行中国第三

 
□陈国祥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近日发布了“2010年绿色指数排行榜”,中国名列第三位。
 
绿色指数排行榜重点比较民众的环保消费行为。这项调查针对17个国家的1.7万名消费者进行调查,综合考量各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选择在商品、食品、住宿、交通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作出绿色指数排行榜。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但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大学校长孙铁珩在世博讲坛详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真谛时指出:“想要解决生态足迹带来的高能耗、废弃物剧增、湿地退化、自然短缺以及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未来城市建设必须走生态城市之路。”生态城市的基本元素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安全、和谐的生态环境,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高素质的城市文化,以及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
 
我国尚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提升阶段,再加上城乡以及中、东、西部发展的巨大差距,民众对环保消费的认知意识,大部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十分盲目的,甚至还没有环保消费的概念。因此,从认识的层面看,民众的环保消费意识很弱,有的还大大滞后于现实要求。
 
从实践的层面看,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的衣、食、住、行对照绿色环保的要求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富人和有地位、有权力的人的高消费,连发达国家的富人都得“刮目相看”。在高档娱乐、消费场所一掷千金,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出国旅游、考察的中国人,已经是外国商人最欢迎的高消费者。节衣节食被一些人视为不可理喻,餐桌浪费不管是穷地方还是富地方已经司空见惯,可列世界第一。同时,在中国,奢侈用车属于正常消费,有不少人还引以为自豪。中国成了汽车消费第一大国,汽车的尾气、噪音、堵塞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英国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表示,绿色指数可以评估各国民众在节约以及保护自然资源方面取得的进步。不知这项全球追踪调查究竟包括哪17个国家,调查了中国多少有代表性的消费者。
 
如果这些国家没有代表性,这些消费者没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因为我国绿色、环保工作刚刚起步,需要看到的是差距和不足,需要全国人民强化意识、努力实践、培养习惯,沾沾自喜、自我满足只会适得其反,越来越糟。
 
(作者系江苏大学党委原副书记)
 
《科学时报》 (2010-6-21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