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高彤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6-7 7:51:18
学者品格 良师风范
——记中国自由基化学的开拓者刘有成院士

刘有成院士

 
□高彤
 
无论是在中国现代化学史上还是化学教育史上,有一位学者兼良师的名字是绝不可被忽略的。时年90岁高龄的刘有成院士,不仅是安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化学领域的奇葩,更是众多学者共同仰慕的恩师。
 
胸怀凌云壮志的读书郎
 
刘有成院士1920年生于安徽一个农村家庭,由于人口多、家境清贫,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有所成、业有所成”,于是给他取名“有成”。中学时,因生活所迫他曾辍学一年。然而,他的聪颖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引起了校方的注意,在校方奖学金的帮助下他重返校园。从辍学到复学,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神奇的种子。此后,无论是战火纷乱的年代、还是异乡求学的时期,刘有成都坚守着同一种信念:“读书扶乡,读书富国。”
 
1945年,刘有成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开始留学生涯,前往英国利兹大学化学学院读研究生,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化学系担任Research Associate。1951年转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著名化学家、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卡拉施教授,开始了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这也成为刘有成化学生涯的转折点,在此期间,他立志回国后继续从事自由基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决心在此领域作出一番成就,为祖国科教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孺子牛”精神下的拓荒者
 
1954年12月,刘有成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归国,携全家由南京来到条件艰苦的兰州大学。带着不减的赤子情怀,他将自己最好的光阴献给了甘肃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生活的困苦、十年动乱饱受到的精神和肉体折磨他都不屑一顾,执著地投入到化学学科的建设中去。
 
从1955年到1994年,近四十载春秋,刘有成在兰州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由基化学研究小组,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对硫醇和炔属化合物的加成反应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并且在格氏试剂自由基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致力于共轭高分子的系统研究,报道了炔烃聚合生成的具有半导电性的聚苯乙炔共轭高分子,在当时这是国内最早开展的有机半导体研究工作,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78年以后,刘有成又重建了兰州大学化学系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1987年,该研究室成为新建的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对脂族酰基过氧化物分解动力学的研究,不仅论证了反应机理,并首次报道了对称脂族酰基过氧化物分解过程中的羧酸转化反应;对新型碳—碳键引发剂的研究,获得1981年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对氮氧自由基及其单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居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刘有成在自由基化学这一国际新兴学科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曾在1987年、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既为学界泰斗,亦为良师益友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有成先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有机化学教研组主任、化学系系主任等职务,他将科研与教学完美地结合。在兰州大学担任化学系系主任的26年间,使兰州大学化学系跻身于国内外知名化学系之列。1980年刘有成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在国际学术界更是声名赫赫,是美、英、瑞士化学会和国际自由基学会的会员。1990年刘有成院士70寿辰之际,国际性刊物《化学中间体评论》为他发表一系列论文以示庆贺。2008年5月21日,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对于耄耋之年的刘有成而言,这一殊荣是对其为化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的重大肯定和赞赏。
 
1994年,刘有成调入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仍身居教学第一线,以87岁高龄担任本科生导师。作为一名老科学家,他经常教导学生,“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努力的寻找,执著的追求,苦苦的思索,才能逐步树立起顺应历史潮流,与社会发展相符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对身边的事物,对社会对自己都应积极分析思考,体验出一些做人的滋味。大学生绝不该以个人为中心,要经受得起磨炼,要有协作精神。”2008年中国科技大学50周年华诞之际,刘有成将个人积攒的3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了“刘有成奖学金”作为献给本校的贺礼。“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人民教师”的奖章、“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都是对这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褒奖。
 
“我自己走过的路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刘有成说。成长的时代赋予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壮怀激烈的斗志促使他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教事业。作为一名学者,他的学术才能、学术品格为人称道;作为一名教师,他行为世范、令人敬仰。时光飞逝,然而在中国化学这块沃土上,不能忘怀的是刘有成院士一份辛勤的浇灌。
 
《科学时报》 (2010-6-7 B4 科技创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