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馆最核心、即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向游客们展示了一幅长达百米,并放大了数百倍、会“动”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摄影/雨田

沙特馆的外形是一艘契合中东地理环境元素并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月亮船”,馆内拥有全球最大IMAX三维影院,屏幕达16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效果非常震撼。摄影/雨田

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摄影/雨田

韩国企业联合馆的主题是“绿色城市,绿意生活”,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概念。为了不污染环境,整个展馆的外立面由合成树脂做成。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树脂外立面将被全部拆除下来,“变废为宝”,制成环保袋,分发给上海市民。 摄影/雨田

德国馆内的“动力之源”厅是展馆的磁场,其中放置了1个金属球,可以根据参观者的声音而摆动。摄影/雨田
历届世博会,都是全球人民的一次文化聚会,而160年来,留给我们的那些科技印记,却是世博的最大财富之一。沙特馆成为本次世博会的大热门,为了那15分钟的电影,即使工作人员竖起排队超过7小时的牌子依然无法击退参观者的热情,平均排队时长在三四个小时,有参观者表示,“尽管排了4个小时,但是感觉排队很值,看得出沙特是花了大价钱的。”除此之外,并称三大馆的还包括日本馆和韩国馆。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装有万能相机、机器人等40多项高科技,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日本馆造价仅次于沙特,名列第二。而德国馆那科技感十足的外观,就足以将观众带入科技的世界,看到此外观,你就会想起大众这个品牌,以及德国科技产品所代给你的严谨踏实之感,“动力之源”则在现场挑战你的声带极限。
世博会160年记录科技进步的历程
1851年,英国/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英国建筑场馆,由叶片联想而成的“水晶宫”,被尊为功能主义建筑的典范。虽然1963年这座名震一时的建筑毁于一场大火,但是玻璃和铁的结合,不但让“水晶宫”成为一段辉煌和无法抹去的历史,更成为世博会的代表之作。
1853年,美国/费城 费城世界博览会 奥的斯带来的自动楼梯引起轰动,这种自动楼梯还不能称作电梯,因为它是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1889年,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梯。
1855年,法国/巴黎 巴黎世界博览会 萨克斯风诞生,发明者阿道夫·萨克斯留给我们一个浪漫乐器的创新。
1862年,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两件展示对人类物质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数学家巴贝奇在1862年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名为解析机的机器计算工具,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现代工业基础的高效炼钢法问世。
1867年 法国/巴黎 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钢筋混凝土最早被世人所知是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这种新材料的发明者是法国一位普通花匠,其名为约瑟夫·莫尼埃。
1873年 奥地利/维也纳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来自比利时的格拉姆展示了他的直流电动机。据说,这是在参展世博会中线路意外搭错造就的“偶然发明”。
1876年 美国/费城 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世界最大的蒸汽机亮相———“柯林斯”蒸汽机,这台质量达到600吨,功率达到12000千瓦的蒸汽机启动后,展馆内的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在隆隆声中微微振动,人们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震撼。
1878年 法国/巴黎 第三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这次世博会共展出产品5283项,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举世瞩目的科技新成果有: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钨丝灯泡,以及冷冻船等。
1883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国际博览会
1889年 法国/巴黎 巴黎世界博览会 自从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举办国修建了各种各样的世博会建筑。但是,没有哪一座建筑像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的埃菲尔铁塔那样有名,它现在已经成为法国的象征。
189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美国人律克海姆发现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热玉米,趁热打开之后,由于容器气压降低,玉米会炸开,像一朵花一样。后来,律克海姆的弟弟把一些糖和玉米一起加热,制作出来的爆米花晶莹剔透,好看又好吃,世博会期间,每天都有数万人排队品尝爆米花。由美国工程师乔治·菲利斯设计建造的菲利斯大转盘(Ferris Wheel)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摩天轮,世博会期间共承载了160多万参观者,成为本届世博会的象征。
1900年 法国/巴黎 第五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法国吕米埃兄弟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吕米埃兄弟第一次电影公映活动早在1895年,但两兄弟发明的可以连续显示厢片的放映装盘和新型感光胶片是在1900年世博会上露脸的,为现代电影机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模型。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 1879年,爱迪生对贝尔的电话结构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触来控制电流强度,使电话传送声音的效率逐步提高,功能日趋完善,跨越城市的电子通信使人们进入通信时代;美国莱特兄弟第一次成功载人飞行,1904年世博会的展示宣告人类进入航空时代。
1908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1915年 美国/旧金山 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1925年 法国/巴黎 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
1926年 美国/费城 费城建国150周年世界博览会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工厂生产流水线纷纷亮相:通用汽车、克莱斯勒、西尔斯百货等纷纷获准建造各自的展馆。这次展览会集中展示了科学在工业生产中的成果,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流水线统统被搬到现场,让人们体验到日渐自动化的工业生产。
1935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37年 法国/巴黎 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 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批电视机。
1939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柯达彩色胶卷出现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人们从此开始畅快地捕捉那难忘、多彩的生活瞬间。开幕式的电视转播,是美国人首次收看电视。这届世博会上还展出了对人们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尼龙、塑料、录音机、磁带等产品。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会场上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它模拟的是铁的晶体结构,象征人类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代表人们追求和平的意愿。原子球中间有一部当时欧洲最高速的电梯,仅23秒便可把22人送到92米的顶层圆球。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廿一世纪博览 “太空时代的人类”是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的主题。这届世博会的“科幻世界”展区受到了普遍关注,其中展示的一些设想至今仍未实现,比如,将来人们可乘私人旋翼机去上班;未来人们可以像打开水龙头一样打开食品龙头,得到源源不断的食品;未来的城市上空悬浮有巨型屋顶,人类可以任意控制和调节城市天气。
1964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加拿大世界博览会 展示了一些航天成果,让参观者感受飞天壮举。美国馆模拟月球兴建,一个高达40米的升降梯载着参观者掠过模拟的月球奇境。苏联馆向游客展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进入太空。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览会
1971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 世界狩猎博览会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世界博览会1974
1975年 日本/冲绳 冲绳世界海洋博览会
1982年 美国/诺克斯维尔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当初,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后来,他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的游戏。在这届世博会展出之后,魔方成为风靡世界的智力游戏玩具。
1984年 美国/新奥尔良 路易西安纳世界博览
1985年 日本/筑波 筑波世界博览会 日本筑波世博会上最耀眼的明星是一棵结有1.3万个果实的西红柿。这棵西红柿从幼苗开始就脱离泥土,放在水槽里,把普通肥料以适当的浓度溶化在水里作为植物营养成分,然后进行水温和水流的管理,并充分供应氧气。这棵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树引来无数惊叹,一是无土栽培完全颠覆了人类传统种植的概念,二是1.3万个果实让这棵西红柿成为西红柿栽种历史上的“英雄”。
1986年 加拿大/温哥华 温哥华世界运输博览会 日本制造的时速300多公里的磁悬浮列车首次展出,号称“4S”车,即快速(Speedy)、无声(Silence)、安全(Safe)、平稳(Smooth)。
1988年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1992年 意大利/热那亚 热那亚世界博览会
1992年 西班牙/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3年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览会
2000年 德国/汉诺威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2005年 日本/爱知 爱知地球博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让不同功能的机器人集中亮相。无论是从会场内的清扫、警卫到接待游客等,实际工作都以机器人为首。这预示着世博会的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2008年 西班牙/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2010年 中国/上海 上海世界博览会
《科学时报》 (2010-5-29 A3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