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计红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5-9 21:37:42
车载信息服务:下一代技术会是什么样
 
□本报记者 计红梅
 
当遭遇交通事故之后,无须现场目击者帮忙,汽车就会自动拨打报警电话。这曾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今却已变为现实。
 
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其凯迪拉克汽车上安装了OnStar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这标志着车载信息服务率先在北美展开。
 
2009年3月25日,装备了G-Book系统的雷克萨斯第三代RX350登陆中国市场,标志着由汽车厂商主导的车载信息服务在中国正式商用。
 
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全球车载信息服务产业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30%,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占整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的70%以上。到2011年,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总值将增长到627亿美元。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车载信息服务由一项新生事物发展为汽车厂商竞争的焦点,并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下一代车载信息服务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不断变革的汽车
 
紧急通报系统是车载信息服务最早开展的应用之一。这项可以给人带来轻松驾驶心境的服务,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最早开始提供的。随着汽车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人们的关注点开始从购买汽车向汽车配套服务转移,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此类服务产生强烈需求。现在,宝马、福特、雷克萨斯、奔驰等知名汽车厂商都加入了提供车载信息服务的行列。
 
“汽车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不断变革,包括车载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汽车电子技术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现在,除紧急通报系统之外,全球定位系统(GPS)路径导航、远程遥控汽车开锁、被盗车辆追回和交通、天气预报等都已成为汽车厂商所提供的一揽子车载信息服务中的一部分。
 
从OnStar起步,现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其种类之多足以令人眼花缭乱。在刚刚结束的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通用OnStar、福特Sync、丰田G-book、上汽荣威Android操作系统等纷纷登台亮相。而在众多的服务系统中,OnStar和Sync可谓其中的佼佼者。
 
OnStar通过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从1996年9月正式启动,到2008年底,OnStar已成为通用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几乎全部零售车辆的标准服务。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OnStar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550万,预计将在2012年达到1000万。而福特Sync在2008年上市后的三个月即取得了3万台的销售成绩。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OnStar的工程师们正忙于提高系统的能力,并使其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等通信终端相连。
 
计划于今年下半年上市销售的雪佛兰伏特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所配置的OnStar系统,可以让车主远程监控电池的充电情况或激活车内的温度控制系统。其他一些应用了OnStar系统的通用汽车未来将会获得智能手机远程监控的能力,例如可以查看轮胎的压力、油位和机油寿命等。
 
与OnStar不同的是,Sync系统是由福特汽车公司与微软合作推出的专为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配备的车载多媒体通信娱乐系统。2008年上市以后,Sync迅速增加了多项功能,包括转弯路口提示、交通情况报告及音乐播放器操作等。它摈弃了传统车载信息系统固定的模块化设计,采用了近乎全开放式的平台为车主提供服务。
 
2009年,Sync系统又添加了碰撞事故自动通知功能。指日可待的还有其他一些应用,例如车载网络服务,还有Pandora这类基于网络的在线音乐服务等。
 
2011年,Sync和OnStar还会增加一些新的特点。新款的雪佛兰伏特车上的OnStar系统可以让车主检查电池的工作范围、充电的时间等。车主还可以自主设置充电、开锁车门等功能。而福特则将在明年把Ford Edge和Lincoln MKX上的Sync升级到MyFord Touch。在重新设计的过程中,它还会增加其他一些新的模块。
 
MyFord Touch的特色是工作台包括一个8英寸的触摸屏,具有控制电话、导航、温度控制和娱乐等功能,还有两个4.2英寸的屏幕与里程计侧面相连,实现方向盘控制。除此之外,MyFord Touch还可以让车主通过Wi-Fi网络接收互联网服务。当然,为了避免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汽车只有在停车时才能联网。
 
创新和国际化
 
“这些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刘积仁表示,不过,要抓住由此带来的机会,则必须选择国际化的战略。
 
4月23日,东软集团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分别在中国沈阳和德国汉堡建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开发汽车与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谈及合作的初衷,刘积仁认为,首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创造能够推动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下一代技术。
 
“软件与服务市场越来越具有区域性质,这一趋势导致很多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本地化。”刘积仁说。与哈曼合作,除了在已经站稳脚跟的日本市场继续稳扎稳打外,东软可以贴身服务于欧洲和美国客户的需求,研发出更切合这一市场的产品。
 
据悉,东软全资子公司东软欧洲公司已经以600万欧元收购了哈曼国际旗下的ISG公司所拥有的与汽车导航系统相关的电子硬件、机械硬件和应用软件开发业务。根据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东软将为ISG在德国汉堡提供关于导航系统和地图软件领域的软件外包服务。
 
哈曼国际拥有JBL、Harm anKardon和Infinity等10多个顶级专业音响品牌,其客户包括宝马、奔驰、保时捷等全球顶级的汽车厂商。现在,世界上最高档汽车的娱乐系统很大一部分都是哈曼提供的。今后,东软将在沈阳设立软件外包开发中心,为哈曼国际及其子公司提供关于导航系统、音响系统及相关软件的离岸工程服务、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
 
刘积仁认为,未来技术的融合会是一个重要趋势。以前人们所关注的可能只是单纯的导航和音响功能,而未来需要的则是更加智能化、综合化的车载信息服务。“与哈曼这样的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可以让东软在整个嵌入式产品的产业链里扮演更多的角色,体现更多的价值。”刘积仁说。
 
对于软件与服务行业来说,创新和国际化是两大重要主题。对此,刘积仁深有感触:“过去我们讲创新的时候经常会讲自主创新,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产生误导,即把自主创新变成自己创新。在这样一种创新的模式下,我们过去浪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都在联合创新、协作创新,通过合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推出速度。”
 
刘积仁认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来自创新,来自国际化的进程。“由于自身的优势,中国软件企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会获得可持续成长的发展空间,而其根本在于我们是否选择一个特色的创新与国际化路线。”他说。
 
《科学时报》 (2010-5-10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