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科技引擎功能 搭建企研互动平台 |
首农集团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成立 |

首农集团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包晓凤
4月16日,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成立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可以有效整合企业内部和社会科技资源,构建产学研推相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合作专家的作用,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开发具有前瞻性、适用性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首农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福平说。
据介绍,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下设奶牛研究所、养猪研究所、北京鸭研究所、饲料营养研究所、兽医研究所、畜牧工程研究所、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产业经济研究所等八个专业研究部门,将承担包括制定种业中长期科技规划、申报科研项目、课题实施及管理等科技管理的行政职责;同时,还承担组织技术研发职责,通过整合企业内和社会科技资源,通过开展牛业、鸭业、猪业三大产业的实用技术、前瞻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建立现代化的技术研发和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种业核心竞争力,为三元种业和首农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提升创新能力
服务现代畜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截至2009年,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4%。2009年,北京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4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8%。北京市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初步建成了标准化规模生产体系、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保障首都市场畜禽产品有效供应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畜禽种源来看,大部分来自国外,并依赖国外,现代养殖技术和设备主要从国外引进,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及设备也是如此。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国际市场的全面挤压,转变农牧业的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即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集约型转变,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型。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转变而成立的。”首农集团党委副书记,三元种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畜牧研究院院长范学珊介绍了研究院成立的背景。通过组建研究院,将分布在各子企业中的科技资源统筹调配,发挥集约效应,减少重复投入与科技资源的浪费,并可利用这个平台集合各方资源集中攻关,解决生产需要。
“我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面临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一些地方畜牧业投入不足,规模化饲养和农户散养支持力度不够,个别生产和畜产品加工还存在不少隐患,影响质量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特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说。他表示:“要积极发挥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的桥梁作用,通过畜牧研究院这个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企业与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开展好畜牧课题研究,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嫁接到企业生产实际当中,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畜禽行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农业部农垦局领导指出,畜牧研究院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密切结合首农集团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专家的合作,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都市畜牧业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首农集团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农垦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立足北京 苦修内功
北京首农集团长期致力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北京市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奶瓶子”,是北京乃至全国农牧行业的龙头。首农集团所属三元种业致力于动物育种、动物营养和动物疫病防控等相关技术研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畜牧生产,保障了北京市民副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拥有“绿荷牛奶”、“BDCC冻精”、“三元金星”、“南口种鸭”、“中育种猪”等著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口碑。畜牧研究院的成立更是加强了科技创新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根据新的城市功能定位,畜禽养殖业要紧紧围绕着“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畜牧业,作好畜牧业布局,确定畜牧业主导产业,占领高端、高效市场,确保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维护首都动物卫生公共安全和畜产品安全。
北京市科委领导表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就必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稳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畜牧研究院的成立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作为市级主管部门,我们有必要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探索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拉动首都经济增长,为首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张福平介绍了三元种业畜牧研究院成立后重点要抓好的三方面工作:一要规划先行,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管理。着力抓好科技规划制定工作,立足于科技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努力构建一个以技术、产品、市场、管理等多领域研究互促并举的综合创新体系。
二要整合优化,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跟踪并吸纳世界种业科技前沿和发展动向,拓展种业科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整合系统内畜牧产业的种源、加工、技术创新、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科研资源开发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三要人才为本,创建一流工作团队。高度重视畜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并坚持在科研创新实践中加强培养和锻炼,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进一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造就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优秀创新团队。
《科学时报》 (2010-4-26 B3 视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