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三届亚太生殖年会(ASPIRE 2010)日前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医学工作者就当前辅助生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出席本届年会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兼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乔杰教授向记者表示,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正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不孕不育在夫妇中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从医学角度来讲,当一对夫妇在无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连续尝试12个月及以上而未能成功怀孕的,可定义为不孕不育。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亚洲大约有15%的夫妇受不孕不育症所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不孕不育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外的第三大最严重疾病。
利用辅助生殖技术(ART)帮助不孕不育夫妇获得生育机会近年来正被广泛运用,需求也快速增长。在过去的10年间,发达国家对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长5%至10%。仅在中国就有超过1000万对夫妇需要接受辅助生殖治疗。随着大众对辅助生殖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科学家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正在积极寻求改善此项技术治疗效果的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对培养基和受精胚胎的正确选择,并成功将其植入女性子宫内。美国库克医疗妇女健康事业部在本届年会上展示的一款全新的弧形胚胎移植导管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导管上的超声波回波带能使导管尖端在超声波下更为显而易见,为更准确地放置胚胎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减少了胚胎移植所需的液体流量,并能使子宫内膜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项最新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增长迅速,并将很快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已经帮助不孕不育夫妇成功生育了约3万个试管婴儿。据印度国家辅助生殖注册中心统计,印度共有116个ART中心。随着急切想要孩子的夫妇数量的增加,对于ART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08年1月,韩国共有137个辅助生殖技术中心,同时增加了不孕不育治疗方面的补助。专家指出,不孕不育是由一系列身体及环境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球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潘锋 朱茜)
《科学时报》 (2010-4-22 A4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