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赋兴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13 21:48:14
联想网御公司总裁刘科全:
以大项目带动企业快速成长

 
□本报记者 张赋兴
 
刘科全认为,未来应在云计算的建设与安全防护、物联网的安全等信息安全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和突破,同时通过大项目的推动,鼓励科技人员进行中长期的基础创新,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快速成长。
 
《区域周刊》: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难以确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十二五”期间北京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应如何着手?
 
刘科全:企业创新力不足,一是北京生活成本太高,导致技术人才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在职业选择上趋向急功近利;二是中国高科技投资产业发展还很不成熟,投资商往往要求被投资的企业快速贡献利润,而高科技企业以人力成本为主的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低成本竞争模式,而放弃差异化竞争模式,从而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三是一些企业因为运营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半途而废,继而因噎废食。
 
下一步,北京应加大综合性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强园区内针对技术白领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有必要继续加大退税、融资等扶持力度;以政府采购为龙头,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倾斜;同时,促进行业整合,健全产业链,减少小作坊式的企业生产。
 
《区域周刊》:针对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北京需要在哪些方面加速推进?
 
刘科全:北京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需加强。未来应加强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加强内地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人才的交流。要利用大项目鼓励国内高科技人才作中长期基础创新,如在“核高基”中加入信息安全等类别。
 
《区域周刊》:北京应如何提升产业的科技竞争力?
 
刘科全:在信息安全方面,云计算的建设与安全防护、物联网的安全、网络空间状态感知能力等方面需要突破。应以大项目、占据战略制高点的项目、难点项目为龙头,引导企业加强技术预研、创新,并通过大项目的辐射效应,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区域周刊》: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如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企业如何寻找机遇?
 
刘科全:北京发展信息技术有天然优势,应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快速形成龙头企业,以带动一大批下游配套企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应从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把握机会。从国内市场特点出发,寻找符合国情的新型商业模式。
 
《科学时报》 (2010-4-14 B1 区域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