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宏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4-8 20:49:29
在唐诗中踏青
 
■张宏宇
 
春回大地,春风和煦,梅子熟了时,鹅黄的大地,淡淡的郊野,正好是人们踏青春游的大好时机。踏春郊游,迈着春天的脚步,感受春的气息,是美好的享受。而躺在唐诗中徜徉春天,品读大好春光,更是不亦乐乎。
 
踏春即古代春天的郊游和散步,对现在久居都市的人们,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唐杜甫的《长吟》诗:“花飞竞渡日,草见踏春心。”春临大地,万象更新,风和日丽,漫步林荫,使人舒畅心情、振奋精神。孟浩然有诗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季节,踏着春的节拍,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读唐人的诗句,满目皆绿,和风拂面,踏春赏春,一个个透着绿意的鲜活春天便绽放在眼前。
 
到大自然中去踏春,呼吸新鲜空气,听鸟语闻花香、拥抱翠绿的原野,聆听潺潺的流水,使人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温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蝶舞莺歌,秾丽景色,把春色涂抹的美艳动人。踏春的旅程中读此唐诗,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流露出的无穷美感。唐朝诗人贺知章有题为《咏柳》的诗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踏春赏柳,春色从万条绿丝绦中乍泄而出,那美丽的春色让人踏歌而行,留恋忘返。
 
摊开唐诗里的春句,古韵的春色几乎和眼前的一样,生动着春天的色彩。唐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时节细雨后放晴,阳光沐浴大地,春雨柔润了绿色的希冀,生命从长久的蛰伏中苏醒,仿佛空气中早就有春天的脉动声音,正是踏春的好时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阳光下的春色一切都是崭新的,仿佛一幅油画,把纤细无声的春雨演绎得那样缠绵富有意境。和着春雨的旋律,在唐诗里悠然心会,读出了春天的温暖和灿烂,盛唐春天的花儿也在心中惊艳地开放起来。
 
唐诗里的春天,把春的季节渲染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国画,画中有诗,诗韵春天。在唐诗中踏春,无限的春光在人间,让我们在唐韵中捕获春天的气息,品尝春天的味道,赞美和歌唱美好的春天吧。
 
《科学时报》 (2010-4-9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