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赋兴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30 23:33:25
中科院地理所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高晓路:
世界城市首要“舒适”

 
□本报记者 张赋兴
 
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北京未来将着力打造世界城市,而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世界城市并无确定模式,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注重自身特色。因此,北京未来如何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日本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时因其同处亚洲,发展方式值得北京参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高晓路曾在东京学习、工作达7年时间。在她看来,世界城市首要的特点是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集聚,这要求城市不仅经济发达,同时要具有舒适、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与东京相比,北京还需在很多方面继续努力。
 
环境舒适方能吸引人才
 
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实现,而是要通过几代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在此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纽约、伦敦、东京3座公认的世界城市,所共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都拥有大量的外来人才,而舒适、和谐的环境正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晓路指出,许多高素质人才在选择一座城市的时候,会非常关注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成本。北京尽管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可能会成为阻碍人才集聚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得旅居生活成本的概念得到了国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即外国人和外地人来京工作期间的感受,这就要求一个很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成本。”她说,“较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世界城市的指标之一,与东京相比,北京还需继续加强环境改善工作。”
 
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辐射全国的交通体系一直是东京作为世界城市的一块金字招牌。高晓路介绍,北京的工作环境与东京相比差距不大,但生活的便利程度有一定差距,主要即体现在交通方面。东京90%的工作出行都是乘坐电车,而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也能保证其交通便利性。北京近年来地铁建设发展很快,也设立了公共交通占出行比例40%的目标,但由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到位等原因,目前这一目标还没有达到,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服务业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座城市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东京即把提供国际一流的服务作为奉行的准则。北京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方面还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服务理念等方面,能够让人感觉到强烈反差。
 
需警惕贫富两极分化
 
北京要打造世界城市,必然面临全球竞争,必须力图占领全球经济制高点,但受我国基本国情制约,在国民收入、整体经济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未来追逐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高晓路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引起北京的重视。
 
东京具有非常完善的财富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也较高,能够保证相对富足的生活。而即使是社会底层最穷困的人们,政府也能够保障其住房、医疗、公共交通、教育、生活来源等基本生活需要。
 
北京则收入差距较大。虽然高收入的高端人才很多,但外来务工人群也很庞大,这些流动人口的收入很低,同时又不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到正规市民待遇,影响了社会公平,也降低了城市形象。
 
“北京近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民生,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高晓路表示,但对于目前大家热议的“蚁族”,包括大学毕业生、城中村居民、外来农民工等社会群体,还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世界城市建设应该能让城市居民体会到切实的好处。
 
高晓路同时指出,打造世界城市和民生建设本身即存在一定意义上的矛盾,高端人才的大量集聚必然伴随着对普通百姓的排挤,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比较容易统一起来,因此快速提高经济水平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根本途径。
 
全国一盘棋 提倡外向型集聚
 
回顾东京的发展历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举全国之力整体布局,通过构建“大都市圈”来提升东京城市发展水平。
 
高晓路介绍,日本在1987年制定的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提出,要将东京打造为世界城市,希望借东京发展来提升日本整体经济水平,最终也实现了这个设想。
 
在这个设想里面,全国统筹支持东京建设是东京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打造“大都市圈”,为此提出了半径为300公里的城市群规划体系的概念,即联合周边地区,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而在这些方面,北京仍有欠缺。
 
首先,国内的上海、广州、香港等“重量级对手”在经济方面即不逊色于北京。北京在经济上的首位优势并不存在。
 
其次,北京的区域影响力仍很薄弱。京津冀都市圈建设进程并不理想。
 
高晓路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思路应侧重于突出自身特色,即发挥自己政治、文化上的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吸引国际人才,扩大国际影响力。
 
“金融危机是北京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使得北京的声音在整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听众。国际舆论关注度大幅提高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北京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长。”高晓路说。
 
同时,如果周边地域不整合,没有支撑腹地,北京也很难实现快速提升。高晓路指出,这要求北京通过提高“外向集聚、内向辐射带动”的能力,即吸引国外资源,带动国内特别是周边地区发展,提高区域影响力,进而实现区域整合,打造北京的“大都市圈”。
 
日本曾提出一个“观光立国”的发展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个理念的核心是吸引国外游客来本土旅游,因为他们认为国外吸引来的资源更有价值。
 
高晓路也认为,世界城市的集聚能力不能体现在本地区、本区域,或是国内的其他地区,而应该放眼世界,吸纳国外资源促进本国、本地区发展。
 
“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放在全国的层面来考虑,单纯发展某个城市自身并没有意义。”她指出,“世界城市的好处不能仅体现在自身,而应该是对整个区域、国家甚至世界经济体系的提升和引领。”
 
完善空间结构
 
舒缓人口压力
 
北京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有很多人认为,人口负担过重是造成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但高晓路指出,空间结构不够合理才是北京面临的主要问题,完善空间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
 
空间结构优化的第一个方向是调整人口和产业的规划布局,提高公共交通体系的效率。比如地铁、公交线路等。目前北京仍有许多服务盲区,这也促成了部分区域人口比重失调的局面。
 
东京的城区人口数量要高于北京,但东京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能够有效分流人群,实现人口在城市中均匀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建筑高层化是空间结构优化的第二个方向。与东京相比,北京的中心商务区和繁华商业区建筑高度偏低,资源集中程度较弱,如能进一步提高繁华地区的集中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城市布局趋向于更加合理。
 
北京现在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近期采取的许多举措,如大力推动南城发展、推进地铁建设等将在未来见到明显效果。
 
《科学时报》 (2010-3-31 B4 创新 北京)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