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建成投产,证明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在诸多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高速铁路方面已申请946项专利。”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在3月13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集体采访会上表示。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表示,中国高铁在技术创新方面坚持整个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一盘棋,在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统一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铁路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何华武介绍,高速铁路技术的原创者是日本、德国、法国,但“我们的技术比日、德、法复杂,其水平高于原创”。如我国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运营时速是350公里,全线采用无砟轨道,与既有线跨线运行,保持了一张完整的客运铁路网,能使其取得最大的效益,更有机动灵活性。
何华武透露,目前,我国正在研发时速高于350公里的列车,将在下一步京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铁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铁路没有和任何一家国外公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何华武表示。
王志国介绍,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营业公里,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每天开行高速列车773列,平均上座率达到101.7%。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
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张巧玲)
《科学时报》 (2010-3-1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