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徐立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9 22:42:27
对比算账疙瘩解 心平气顺干劲足
——江西鹰潭车站党委开展“知足常乐”大讨论活动
 
□本报记者 徐立明
 
今年初,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职工因收入低、压力大、检查多、考核严等引发的思想不稳定问题,鹰潭车站党委主动疏导,组织全站党员干部职工采取对比、算账等形式,开展了“知足常乐、积极进取”大讨论。
 
由于话题实在,贴近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引起了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
 
话题平实
 
站党委首先对党员干部职工“乐不起来”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理出了“六种”主要表现:一是觉得收入不高,乐不起来;二是觉得对规达标考核太严压力大,乐不起来;三是对工作条件不满意,乐不起来;四是春运期间买票难,乐不起来;五是对现有岗位不满足,乐不起来;六是少数职工单位邻里关系不和谐,乐不起来。
 
针对这些影响工作热情、影响安全生产的想法和情绪,站党委有意识地拟定了“我‘知足常乐’吗”、“如何看待我的工作我的岗位”、“单位给了我些什么,我为单位做了什么”等话题展开了讨论交流。关于对待工作、生活能否“知足常乐”的大讨论,让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职工,第一次打破工种界限、打破传统思维,进行了开放式的思想碰撞。
 
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党员干部职工们懂得了生活上要“知足”、不攀比,工作上要戒“满足”、求“进取”,对亲友要“敬爱”、不“伤害”,对组织要“知恩”、懂“回报”的道理。
 
紧密结合实际
 
针对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坚持把“知足常乐”大讨论活动与“反违章、严管理、灭事故、保安全”和“安全大反思、大教育、大检查、大整治”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春运攻坚、经营创效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从安全生产、家庭幸福、个人收入的角度开展了讨论。
 
围绕安全生产,开展了“遵章守纪为了谁,违章违纪害了谁”专题学习讨论。针对个别党员职工安全意识淡漠、“两违”事件较多的现象,特意给党员干部职工准备了“两堂课”:即一堂“安全课”,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了有关事故案例,请部分有过安全教训的职工现身说法,结合本人对“知足常乐”的体会谈危害、谈损失、谈教训、谈感想;一堂“经济课”,请劳人科的同志到场算了一笔“收入账”、请安全科的同志根据案例现场开了一张“考核单”。
 
方式新颖
 
首先是话题广泛。突破了以往思想教育工作总是限定讨论范围、规定讲话内容、人人必须发言的“拉壮丁”式教育方式,通过广泛设立一些既简单、又实际,且与思想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出党员干部职工不同的观点,形成焦点和热议。
 
其次是互动性强。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职工群众,谁都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说者不紧张,听者没压力,一切都由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来解开自己的思想疙瘩,来理顺自己的烦燥情绪。很多党员干部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每隔一段时期,都会产生新的感悟、新的认知,对如何在人生、事业上保持“知足常乐、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是反应快速。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站党委加强了《政工简报》的编发频度,及时对各党(总)支部的好做法、好经验,党员干部职工的优秀体会文章等予以刊登表扬。同时,又在“政工在线网”上专门开通了“知足常乐”大讨论专栏。
 
效果明显
 
在“知足常乐、积极进取”大讨论活动中,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对比、算账和讨论、反思,思想上受到了很大教育和触动,这个思潮犹如一缕春风,疏通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心理,理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情绪,激励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干劲,并在春运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检验。
 
调度车间干部熊小平的女儿二胡拉得好,年前老师建议他送到大城市去培养深造,可高额的学费让他怎么也乐不起来了,上班没有劲,回家没笑脸。通过“知足常乐”大讨论,他摆脱了“差钱”的烦恼,工作重新有了激情。客场运转职工王世清,一直认为自己有房有车挺满足,在工作上属于典型的“推一推、动一动”,通过讨论交流,逐渐有了危机感,并主动针对春运调车繁忙、安全问题突出的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调车经验向车间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最近,他还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思想变则观念变。通过“知足常乐、积极进取”大讨论,干部作风也有了明显转变。无论是支部还是车间,都能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和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实际,盯住本部门中急需解决、急需理顺、急需强化、急需整改的突出问题,抓整治、抓落实、抓细化。
 
《科学时报》 (2010-3-10 B3 地方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