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炯
乐山市人民医院位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乐山大佛隔江相望的白塔山上,是乐山市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该院始建于1911年,前身为加拿大人创办的教会诊所。解放后扩建为乐山专区医院,1985年随地改市后更名为乐山市人民医院,下辖城北病区(乐山市急救中心)和城南病区(乐山市传染病医院)。
乐山市人民医院秉承“仁爱济世、精诚行医”的办院宗旨,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经过90多年的发展,专业门类众多、科室设置齐全。1999年1月该院通过国家三级医院的评审,2009年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是卫生部确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四川省卫生厅首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单位之一,是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和10多所大中专医学院校的实习基地,是乐山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医护骨干的进修培训基地,已成为乐山市医、教、研中心。近年来还获准成为广东中山眼科中心的临床诊疗基地和北京安贞医院的协作医院。
该院检验科也是乐山市最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室,也是区域内最大规模的医技科室。该科共有技术人员32人,分布在院本部检验科和市急救中心(该院所属的分院)检验室。有副高级检验师4名,主管检验师6名,检验师10名。科室内部设有生化、细菌(免疫)、临检(含输血科)、分院四个小组,分别有五位组长负责各小组的日常工作、仪器维护和室内质控。
从手工到全自动
从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全部手工操作一路发展到现在,该科拥有临床检验所需的各种先进设备,如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五分类和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爱丽丝酶免分析仪、BD公司快速血培养仪、生物梅里埃半自动细菌鉴定仪、瑞士AVL血气分析仪、戴西斯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PCR定量分析仪以及微量元素分析仪等等。还拥有酶标仪、洗板机、血凝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基础设备。目前,该科开展了常规生化、血液、细菌、免疫、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工作,还开展了一些在全市领先的技术项目,如乙肝、丙肝DNA/RNA定量,糖化血红蛋白测定,ENA抗体谱,肺炎支原体抗体,丁肝、戊肝抗体等,共400多项检查。
从硬件设备上讲,该科已经达到全市绝对的领先,但是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曹志林说:“我们渐渐觉得全自动设备的速度有些跟不上了。因为临床对我们的依赖越来越高,开的单子越来越多。另外,临床也逐渐提出了一些新的项目要求,我们也在积极进行评估,考虑开设更多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求。”
检验质量尤其重要
曹志林说:“我们很早就认识到检验质控工作的重要性,早在1982年,我们就在全国地市州级医院检验科中率先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室间质评工作的。”当时,全国地市州级医院参与卫生部室间质评的很少,乐山市人民医院走在了前面,并且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长期以来,该科坚持每年参加卫生部、省临检中心两级各项室间质评活动,并年年取得优秀成绩。其实即使现在,检验界规定也是省级医院要参加卫生部组织的质评,而地市州级医院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质评。“之所以一直坚持参加卫生部的质评,也是为了和省级医院比较。这也可以认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管理水平。”曹志林说。
除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也很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检验界一直在强调质量管理,举办了多年的“质量管理年”、“质量万里行”活动,此外在三甲医院的年审中,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权重也在增大。“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我们认识到这一块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层次。”曹志林说。现在,该科以《办法》为依据,制定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几乎涵盖了每个检验环节。在卫生部派出专人的“飞行检查”中,乐山市人民医院成为省内仅有的几家地市州级医院。在检查中,该科获得了卫生部专家的好评。
见招拆招 迎难而上
曹志林认为,作为地区级综合性医院,应该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任务。“首先就是我们自己的病人来源、疾病种类。应该认识到,我们和国家级的医院以及东部诸多医院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人才方面,我们还有一些困难。”为了解决人才问题,该科一直积极地向更高级别的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单位派出员工进行培训进修。此外就是在大专院校中挑选高层次人才补强自己的实力。
另外一个长期困扰检验工作者的问题是与临床医师的沟通问题,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多年来摸索出一套妥善处理沟通问题的方法。曹志林介绍说,首先每年检验科至少组织两次与临床科室的联席会议。就临床对检验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进行收集整理,进行专门的整改。此外,检验科要求从科主任到专业组长再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定期深入临床科室,收集临床反馈,并且形成文字材料,给出解决办法。第三,就是数据的应用,随着2009年的LIS和HIS系统的联网,检验科在LIS上专门开设另一个接口界面,用于检验人员在发生特殊结果后,查阅临床病例,与临床联系。
此外,资金也是科室发展的一个问题。国家对于地区级医院的财政投入有限,主要还要依靠自筹资金发展。检验科在院内诸多科室中,属于效益较好的部门,医院对于检验科提出的资金要求也比较重视。“一年至少要组织1~2次认证评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为检验科优先配备设备。”曹志林说。
《科学时报》 (2010-3-5 B3 检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