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袁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2 9:22:48
轨道交通解瓶颈

 
□袁芳
 
2009年6月10日,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国产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示范工程信号系统采购合同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不再依靠纯进口,我国拥有了百分之百“中国血统”的、技术先进的CBTC信号系统。这一核心技术的提供方,正是一直致力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有着多年学科积累和专业优势的北京交通大学。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挥学校整体科研优势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衡量一所高校、一个学科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代表国家基础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最高学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的重要科研基地。因着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专业优势,全国唯一一个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便落户在北京交通大学。对于国家发展特别是铁路和轨道交通发展而言,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是不可低估。
 
轨道交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系统好比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中国作为轨道交通运输的大国,特别是近年来作为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在轨道交通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理应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拥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迫切需要在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领域加强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就相关系统的标准、规范和关键技术开展自主创新的研发。
 
为此,北京交通大学整合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全国评估排名第一的“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相关研究方向的优势,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模拟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国家认证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铁道部“GSM-R研究与应用模拟系统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为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作出诸多贡献。
 
在一流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设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们战斗在最前线,他们和众多交大师生一起,克服高原缺氧、跨越重重难关,顽强拼搏、刻苦攻关,在青藏铁路信息化、高原冻土施工及生态保护、青藏线无线移动通信及测控技术、高原铁路运营组织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为高原铁路成功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在大秦线铁路建设过程中,北京交通大学承担的项目“大秦线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创新”,不仅成功地开行了2×1万吨编组和4×5000吨编组重载列车,而且具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和潜力;“大秦线两亿吨扩能通信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开创了国内信号系统在重载大牵引电流环境下运用的先例,填补了国内“与区间同制式站内轨道电路”的空白,推动了信号系统的技术进步;“大秦线GSM-R实现机车同步操作控制系统”的应用降低了车辆和机车之间以及车辆之间的冲动作用力,列车的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在国际上属于首创。
 
2007年9月9日,在铁道部全路科技大会上评出的2007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97项获奖项目中,由北交大教师主持和参与完成的获奖成果有包括特等奖“大秦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创新”在内的16项。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参与完成的4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大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分别为青藏铁路和大秦铁路项目。
 
产学研融结硕果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共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邱宽民副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目标引领下,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使许多科技成果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骨干队伍。
 
说起机车信号研究,首先就要提到北京交通大学著名铁路运输自动化专家汪希时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汪教授就带领团队开始机车信号研究,提出将微电脑处理器应用于机车信号接收控制,以实现多种轨道电路条件下机车信号的通用化。经过一代又一代北交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学校在微机控制通用式机车信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从1991年第一代非电气化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到1992年的第二代电气化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再到1995年的第三代JT1-A/B型(即SJ-93/SJ-94型)数字化通用式机车信号,做到了产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目前,第四代“JT1-CZ2000型机车信号车载系统”成为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占性、上升性的一种产业化的产品。
 
学校与北京地铁总公司合作承担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中心的研究成果——LCF型列车超速防护(ATP)车载设备”项目,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安全控制设备,是目前唯一一套在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应用的国产ATP车载设备。该项目于1999年通过北京市科委的技术鉴定,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地铁环线、一线推广应用,百余套ATP车载设备在现场运用,创利数千万元。
 
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开发研制单位——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联公司)是研制、开发计算机联锁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铁道部确定的四家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研制、生产单位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北交大就开展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解决了计算机联锁系统大部分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理论课题。在积累多年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于1990年开始研制生产计算机联锁的实用系统。根据2009年铁道部权威统计,全国目前有1800个计算机联锁车站,其中应用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的设备近700套,市场占有率达1/3。2006年,交大微联成功进军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计算机联锁系统成功应用于香港地铁公司位于新机场的SKYPLAZA车站、机场摆渡线二期的SKY PIER站。并在香港地铁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的独立第三方的ICE和ISA审查。作为国内同类产品厂商,率先通过了欧洲安全标准审查,得到了香港地铁公司的首肯。
 
在我国轨道交通步入“黄金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及装备体系之际,由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基于通信的城轨CBTC系统研究与开发”科研团队,承继几代交大人科研积累,从2004年科研立项以来开拓进取、刻苦攻关,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CBTC系统研发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支涵盖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实现与工程实施相结合的100多人组成的队伍。项目组唐涛教授和郜春海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肩负重任、刻苦攻关,逐步完成室内研发、现场实验,顺利完成中试任务,如今该项目获得北京市的重点扶持及应用,有望在北京形成一个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链,继续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10-3-2 B4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