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生动物的救护天使 |
——记云南省德宏州森林公安局局长董建川 |

董建川为收缴的孔雀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易蓉蓉
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颁奖仪式上,云南省德宏州森林公安局局长董建川以他的危险经历和卓越贡献获得了卓越卫士奖第一名。
“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奖是我国首个针对边境地区野生生物执法保护的奖项。多年来,众多卫士无私地奉献在我国野生生物执法保护的第一线。
中国西南边境地区是众多野生动物的乐园,同时也是我国野生生物走私偷猎较严重的地区。
提到边境,很多人都会产生许多浪漫的遐想,但野生生物执法卫士们的工作却与浪漫无缘,他们所面对的更多是极端艰苦的工作环境,有时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云南省德宏州位于中缅边境西段,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国境线长503.8公里,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复杂和丰富的地区之一,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
就是在这里,董建川在公安系统整整工作了28年,他热爱森林公安工作,特别是他对野生动物的那份爱,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那份执著,为保护野生动物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难忘。
2003年8月,董建川调任德宏州森林公安局局长。从此,他踏遍了德宏的崇山峻岭,走遍了林区的村村寨寨,与野生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德宏州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让董建川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们要用生命来保护野生动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危难中解救野生亚洲象
在亚洲象走私案件中,他带领一名民警深入到距离国境线直线距离只有150米的边境区域,面对11名手持长刀的走私分子,董建川一手握紧手枪,一手握紧弹夹做替换,凭借训练有素的职业素养,以少胜多,援救出5头走私的野生亚洲象。
2005年五一黄金周,董建川获得线索:有人在境外非法收购了6头野生亚洲象,准备走私入境。正在休假的他立即投入工作,当日赶到盈江县对线索情况进行查证核实。当他得知6头亚洲象因在边境上滞留时间过长,食物匮乏,已被当地缅甸山民残杀了一头的情况后,深感案情的重大,并为5头亚洲象的安危感到担忧。
经过进一步的侦查工作获悉:犯罪分子准备在盈江县卡场镇乌鸦寨子脚杉木地交易。现场地处边境2公里,不便于大批人员埋伏,且手机无法通信,董建川大胆地提出了“秘密设伏,齐头并进,各个击破”的侦破方案。5月8日,按照侦破方案,董建川将专案组分为卡场抓捕组和平原抓捕组,并由自己负责危险性较大的卡场抓捕组的工作。当晚,董建川带领抓捕组进入埋伏位置。到了预计破案的次日凌晨5时,却还没有任何动静。难道有什么意外发生?
到了5月9日13时许得到反馈:由于现场条件有限,有一头大象无法装车。进入伏击圈实施抓捕的计划已无法实现。案情紧急,董建川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出击,险中求胜。他一方面和平原抓捕组取得联系,让平原组密切监控好对象动向,另一方面亲自带领卡场抓捕小组共5人驾驶化装车辆直扑交货现场,并通知后援小组立即跟上,合力实施抓捕。当行到卡场镇乌鸦寨头时,他们发现了犯罪分子负责联络通讯的观察哨,董建川顾不上等后援部队的到来,自己就冒着生命危险和一名民警两人驾车直扑交货现场,剩下3人做掩护。
20分钟后,他们赶到了现场。董建川不顾个人安危,给同行的民警一个示意的眼神后,占据了有利位置,拔出手枪大喊:“警察,不准动!”现场有11名手持长刀的走私分子,他们在稍稍一怔以后,就有两个人持刀反抗,其中一人拔出长刀飞身就向董建川砍来,董建川凭着平时练就的基本功,迅速用枪直抵其脑袋……
在他强大的震慑下,犯罪分子被迫弃械投降,现场的局势这才得到了控制,但董建川悬着的心却始终没有放下来,因为现场离边境不足200米,在步枪的射程内,境外势力在几分钟内就可赶到。董建川一手持枪找好掩体,另一只手暗暗地将备用弹夹攥在手中,随时准备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半小时后,后援终于赶到,这时董建川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5头亚洲象成功获救了,但德宏不具备饲养野生亚洲象的条件,如何为5头亚洲象找一个舒适的“家”,又成了董建川的一块心病。他一面安排人员将大象送到州野生动物收容中心暂养;一面积极报请国家林业局给予帮助。为了让5头大象在等待过程中不受委屈,他没少操心。德宏州没有驯象员,他只有到缅甸请来2名专业驯象员来收容中心帮忙。5头大象肠宽肚大,平均每天要花3500元左右。为了养好它们,他宁愿压缩人员经费,也不让大象饿着。几个月下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人也变黑了,但当看到5头亚洲象在这个临时的“家”里生活得健康,他却开心地笑了。
董建川在从事森林公安工作前是一名缉毒警。将缉毒工作同野生动物执法相比较,董建川指出,如今公众普遍具有防毒意识,但野生动物保护观念却不理想,一些不良的传统观念仍在作祟,野生动物保护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如今边境地区的野生动物走私犯罪大多与毒品勾结在一起,毒贩也是偷猎者,他们残忍地为大象饲喂鸦片,产生毒瘾,以此方便运输。”董建川说。
编写出版《滇西边境
保护动物实用手册》
在侦办野生动物案件的过程中,董建川发现关于德宏州境内野生动物的资源状况及保护管理的资料很少,特别是可直接应用于德宏州野生动物保护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参考资料匮乏。由于民警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检验、检测和识别、鉴别知识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德宏州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对此,董建川经过策划,结合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实际工作,组织开展了“德宏州保护动物调查与研究”项目,并于2007年得到了德宏州科技局的立项支持。经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顺利完成了《德宏边境地区涉案保护动物调查研究》成果报告。董建川还将项目成果报告扩展成了《滇西边境保护动物实用手册》出版。它们对德宏乃至云南省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董建川经常亲自和民警们一起走村串户,宣传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他和德宏州森林公安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林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群众举报电话接二连三,群众自觉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不断发生。
6年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他参与、组织查处野生动物案件331起,先后从走私分子手中救出了亚洲象5头、黑熊10只、穿山甲182只、蜂猴15只、白眉长臂猿1只、蟒蛇2条等大批野生动物,使它们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收缴了大量的大象皮、象牙、犀牛角、蟒皮、穿山甲片、龟甲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此外他还查获半自动猎枪1支、猎枪2支、火药枪5支以及数百发子弹,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743万元。
“让地球充满绿色,让野生动物真正拥有自己的天堂”、“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不应该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的精神写照。
《科学时报》 (2010-2-26 A2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