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规模化制备技术
摘要:该项目成功实现了在体外诱导Flk1+MSCs细胞向三个胚层多个系统组织细胞的分化。根据Flk1+MSCs表现出的这一多系分化特性及其在自我增殖方面的优良性能,提出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再生修复新概念。该学说概念丰富了干细胞等级分化学说的内容,并为不同等级分化阶段成体干细胞的分离和应用树立了一个创新范例。项目在进一步研究了Flk1+MSCs免疫学特性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其本身免疫原性低,同种异体移植后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特点,发明了异基因Flk1+MSCs移植嵌合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方法,干细胞移植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为异体之间干细胞治疗创造了理论和实验条件。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赵春华(摘自国家科技成果网)
拓扑异构酶II新型抑制剂沙尔威辛的抗肿瘤分子机制
摘要:DNA拓扑异构酶II(TopoII)是公认的抗癌靶点,其抑制剂如阿霉素是临床抗癌治疗的一线药物,但面临较严重毒性特别是骨髓抑制、产生耐药性及对肿瘤转移无效等缺陷。上海药物研究所从我国药用植物红根草中分离得到抗癌先导红根草邻醌,进行结构修饰优化,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opoII抑制剂沙尔威辛(salvicine,SAL)。该项目对SAL进行了系统的抗癌分子机理研究,证明SAL是以TopoII为主要作用靶点的多靶点抗癌候选药物。目前,I期临床试验显示SAL毒性低于现有同类药物,并体现出初步疗效;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丁健
(摘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网站)
高效广适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
摘要:高效广适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第一个国审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CpTI双价基因,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入常规棉品种中育成,高产广适,产量比同类品种增产11.2%~14.1%,比美棉33B增产22%~25%,2002年审定以来一直是黄河流域主推品种,占陕西、山西种植面积的50%以上;
2002年审定以来累计种植3691.1万亩,累计增收节支65.48亿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5.26亿元。该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郭香墨
(摘自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网站)
《科学时报》 (2010-2-22 B4 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