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姚剑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4 23:14:20
古代诗人的新年
 
■姚剑
 
一转眼,2010年庚寅虎年就快来到我们身边了。除夕和春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节日,在古代,那些文人骚客又是如何过年的呢?就让我们翻阅古籍,走进唐诗宋词里好好体会一番那新年的味道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总给人新年喜庆的感觉,诗中弥漫着浓郁的新年的味道。王安石曾贵为宰相,满目看到的自是天下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从诗中看出,他对新的一年也充满了喜悦的憧憬。
 
唐朝那个喜欢“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孟浩然,在三月里有李白相送,在新年里也有惊喜——《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相遇十余年的故人居然能在除夕夜相逢,想必这个年会过得很欣喜吧?宋朝的史浩喜欢守岁,他的词《喜迁莺(守岁)》填得好——“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史浩守岁图的自是那种繁华和热闹,雪融桃花艳,点燃爆竹辞旧岁,灯火如炬,一家大小团坐开宴,倒是享尽了天伦之乐。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宋朝的郭应祥了,他填写的词《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新年有三喜,哪管自己又老了一岁?只要明年继续强健就可以了,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啊!
 
唐朝的白居易同样是守岁,可他却是《客中守岁》,当然是思乡思家思亲朋了——“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白居易的一生好像比较漂泊,有一年他写的《除夜宿洺州》,依然是伤感——“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白居易和元稹(字微之,比白居易小7岁)是好友,有一年两人除夕夜同在远离长安的江南度过,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时间催人老,时逾五旬的白居易虽然字为乐天,但却不是天生的乐天派,他在除夕夜,仍然害怕到了明天的新年自己就53岁了!
 
不管是否愿意,新的一年总会如期到来,我最欣赏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笔下的《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不愧是盛唐帝王啊,就让我们像李世民一样欢送旧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吧,愿在即将到来的庚寅虎年里我们都——虎虎生威、龙精虎猛、虎胆龙威、虎年快乐!
 
《科学时报》 (2010-2-5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