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袁跃兴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0-22 6:44:47
我们正在失去旅游的意义
 
■袁跃兴
 
这几年来,国内的旅游热持续不衰,很是拉动了一部分国民经济消费的需求。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这些景点既是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又是北京城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而在黄金周,不少市民对这些著名景点却是敬而远之,原因就是那里人太多。
 
有人颇有感慨地说:日接待量10多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两倍,不难想象,故宫都拥挤成什么样子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光此起彼伏的吵闹声就足以让人大脑“爆炸”。不是吗?你听,导游讲解声,游客呼朋引伴声,家长叮嘱小孩声,磕碰声,咳嗽声,脚步声……千百种声音混在一起,响成一片,怎不令人烦闷!
 
过去每年我都要离开我所居住的城市一段时间,到远离市嚣红尘的大自然的山区去,看看山容野态、淳朴风情,或者到海边去看看蔚蓝宽广的大海,流连于浅滩礁石,戏浪垂钓……但是现在,我却感到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越来越感觉是一种累事、苦事、烦心事——所到旅游景区、景点,几乎到处人满为患,原本是清雅、安静的文化或自然的景点,却是充满了人群聚集地般的喧嚣之声,还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这种感受,其实很多的人们已经体验过了,或者说,这种失去情味、自然、自由、原始的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文明生活带来的弊病。
 
记得美国自然写作方面的著名作家阿尔多·李奥帕德说过:如同对于歌剧和油画这些艺术品一样,人们旅游的品味和爱好,也显现出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审美能力,“有些人愿意和一群人像牛群般地赶着去参观风景区;当看到山上有瀑布、峭壁和湖泊,他们便认为这些山十分雄伟壮丽……”(见《沙郡年记》,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这种集体性的旅行或旅游,真的正在失去其精神意义和审美意义。
 
对于现代生活中的旅游,有的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解释:旅游,是现代社会中都市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所以,从一种生活方式上说:旅游,就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也是一种出于修养、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进行社会交际等原因的旅行。
 
的确,我们每一个有过美好旅游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我们的旅游生活是这样的迷人,充满神奇的经历:我们或与家人一起,或约上三五知己好友,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抛弃老旧与安稳地拥有的东西,怀着一种对远方、对陌生世界的好奇、渴望和探寻的愿望,逃离城市,背弃喧嚣,投入一片崭新的旅游天地,城市的欲望不再羁绊身心而耳边拂动着自然的风声、雨声、天籁声,衣服被原野的清新的潮气染湿,肩头落上了带着草野气息的叶片,枯干发霉的情感抛弃了而获致心灵的滋润和丰盈……这种旅游或说旅行,能够让我们如此直接地、真切地、生动地、诗意地接触、贴近和走入浩大世界、多彩人生,也使我们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对生命进行了沉思和回味,甚至,还满足了我们一种冲破都市安逸生活后的精神冒险。所以说,旅游的本质意义,应该是更自由、更自然、更加个性化的,也更能突现生命主体精神的一种追求。
 
所以,一个真正热爱旅游、旅行的人,他向往的环境形式当然不拘于城市之所还是乡野之地,他感兴趣于充满文明的大都市,也迷恋、陶醉于历史悠悠的古迹,峥嵘峭拔的群山,急湍澎湃的江河,但他也更欢喜、迷醉于大漠荒原的落日,自然原始的山野榛莽……对他来说,真正的旅游,是获得诗意、美感、哲思、智慧和丰富的生命体验。
 
《科学时报》 (2010-10-22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