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廖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 21:40:27
山东生物质能甜高粱种植技术获得突破
 
本报讯 全国首批生物质能试点项目“黄河三角洲边际土地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近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据介绍,利用该技术在盐碱地栽培的甜高粱秸秆鲜重、含糖量和籽粒产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
 
据了解,我国可转换为能源用途的作物和植物品种有200多种,甜高粱以其耐涝、耐旱、耐盐碱等特性成为我国北方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方向。甜高粱素有“高能作物”之称,是燃料乙醇的优质原料。在种植普通农作物不能获得较好效益的盐碱地上,种植甜高粱不与粮棉争地,亩产300~400公斤粮食以及4吨以上茎秆,每15吨茎秆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每亩收益可达1200多元。另外,甜高粱制糖残渣、籽粒还可用于饲养家畜。
 
目前,山东省仅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开发利用的盐碱边际土地就达811万亩,如果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40万亩未开发盐碱边际土地发展甜高粱种植,以亩产4000公斤甜高粱茎秆计算,可生产10万吨燃料乙醇,折合标准煤14万吨,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廖洋)
 
《科学时报》 (2010-1-13 B4 区域 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