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袁建胜 孙琛辉 陆琦 陈彬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4 22:52:38
九校联盟:“中国版常春藤联盟”?

 
事件回放:
 
2009年10月13日19时40分,百度百科词条“C9”首次加入了“中国版常春藤联盟”这个新解释。
 
这个解释来源于2009年10月9日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该系列研讨会从2003年开始,2009年已是第七届了。然而,因为“九校联盟”(简称“C9”)在这次会议上的诞生,人们已将其誉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会议。
 
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根据协议书,9所高校将不断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共同培养拔尖人才。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顶尖大学之间的联盟——“九校联盟”正式成立。
 
“九校联盟”刚刚出炉,就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版常春藤联盟”。
 
“九校联盟”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并不完全一样。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最初只是美国大学之间体育比赛的一种分组方式,而“九校联盟”在本质上是大学之间一种自发平等的合作机制。作为大学之间的“民间”行为,较之于前些年由政府主导的高校大规模合并,“九校联盟”这种优势互补的平等合作,更能彰显大学的独立与自主精神。
 
各方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九校联盟”绝不是简单模仿美国,建立所谓“中国式的常春藤联盟”。就像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出自己特色一样,“九校联盟”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九校联盟”的特色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这样一个地步,需要综合几所类似大学的力量,共同努力创造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同时创造我们大学的精神。
 
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九校联盟”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肯定是有利的。开放性是美国大学现在最大的优势之一,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大学要多样化,而要实现多样化,最重要的就是对外开放。九校互认学分,可以促进九校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的开放性。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如果“中国版常春藤联盟”有心要使中国高等教育赶超世界一流,就应该致力于打造公共平台,把自己的教育资源向全国所有大学辐射,对其他中国高校产生带动的作用。大学之间联动,共同培养学生,构思是好的,但如果这种构思不是真正为学生的权益着想,而只是想创造一种概念,甚至是某种噱头,就极有可能停留在无法操作、难以推进的概念层面,成为“政绩工程”。
 
点评:
 
我们期待九校的这一次亲密接触,不会是一场看上去很美的利益联姻。
 
《科学时报》 (2010-1-5 B4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