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便携数码相机迎战单反和拍照手机 |
|
消费者说:在专业和便携间徘徊 |
|

□ 本报记者 安 沙 沈春蕾
技术人员刘先生和妻子:
单反专业 便携机方便
刘先生的数码相机是2005年换的,这已经是他用的第二部数码相机了,都是佳能的。他是数码产品爱好者,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GPS……新鲜东西他都是那些早期的用户。
眼下单反相机正热,妻子一再催促他赶快换个单反,理由很简单:不想再给影楼送钱了!
原来,刘先生的儿子百日照和周岁照都是在影楼拍的,每次选的套系看起来都很便宜,等选照片的时候,花费就一路飙升。宝宝摄影和婚纱照的路数类似,数码相机随便一按就拍个100多张,不怕你不掏钱买。所以,百日照花了3000多元,本以为吸取经验周岁照打定主意就拍赠送的几张生日照,结果还是花了小2000元。妻子越想越亏,这钱,足够买个单反了!
妻子已经看好了佳能和索尼两款单反相机,就等着刘先生最后决定了,“我打算配个人像镜头,再也不给照相馆送钱了!”
妻子嫌家里的GPS使用起来过于复杂,刘先生马上换了个新的;可是,这次关于换单反相机,刘先生却没有马上行动。
“相机是该换了,但是我还是主张换个便携的相机,毕竟出门带着方便。而且现在的相机功能比我们过去买的这些强大多了,智能面部优先、多场景拍摄,有些还带长焦和广角,我始终觉得对于家庭来说,便携相机更加实用。而且,价格便宜多了。”刘先生认为,单反为了追求好的拍摄效果,需要配不同的镜头,这笔投资往往比单反相机本身还大,而且,一般家庭就算用入门级单反相机也不可能拍出影楼专业摄影的效果,毕竟和专业机还有很大差距。
于是,在数码相机的换代问题上,刘先生夫妻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而这也很能代表两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意见。
媒体从业者晓光:
单反:拍照体验的升级
作为媒体从业者,晓光也比较早地接触了数码相机。不过,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字记者,所以,在拍照方面,也只能算是个入门级。
一部佳能IXUS 40,陪伴了晓光5年的时光,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渠道说,早期的数码相机质量要好于现在市场销售的产品。晓光总是舍不得就此淘汰,但是又不甘心拿着个“老武器”到处拍照,于是,不久前心痒痒地又买了部理光R10。其实这既不是新产品,也不是高端机,但是,从各种评测的结果来看,R10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手动拍照的乐趣,能玩出一些超级傻瓜相机所不能玩出的感觉。
R10的确带来了一些新的感受,“7倍变焦和广角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和以前的佳能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微距更可说是在此价位机型中无敌。不过,R10还是要求一些技术的,用佳能IXUS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它都能智能地给出最好的结果,尽管照片效果并不见得是很理想的,但是,它的确在使用上非常贴心;R10则需要拍摄者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光线变化,随时进行一些手动调节,全自动拍摄,户外光线良好的条件下拍摄出来效果很好,但只要有点树荫画面就会很黑,所以,可以找点操控的小感觉。”
不过,晓光的快乐体验维持的时间并不长,“毕竟还是小机器,很多时候特别希望能拍出更好的层次感,能通过更快的快门速度抓拍,能够有更为专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出去采访拿出来拍照,感觉也更专业。”
在拍照变得越来越简单,成本也越来越低(既减少了传统相机冲印的费用,硬盘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价格还越来越低),所以,用过一个便携相机之后,有部分消费者会在第二次第三次购机倾向于选择单反。比如佳能500D相比其他入门单反具备了高清摄像的功能,因此,在与便携机争夺消费者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刘女士:
手机拍摄更方便
刘女士在银行工作,2007初年购买了一部佳能IXUS 960,但是使用率一直不高,因为她的手机像素已经从200万提升到500万,很多拍摄需求手机就可以满足。刘女士的IXUS 960现在还很新,短期内也没有购买数码相机的打算,倒是手机从2007年开始已经换了两部,近期还有更新的计划。刘女士说:“手机每天都要带在身上,随时有需要随时方便拍摄,而且效果我认为一般家用也足够了,便携相机再轻便,也得多带一样东西,所以,我觉得更换好点的手机功能更多更新也更超值。”
刘女士还表示,前几年出去玩,拿着传统相机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很多人都换了数码相机,还用胶卷觉得特土;今年她出去玩了两次,看到小年轻,出去玩根本不带相机,就是用手机拍照。如果不放大,平时放在电脑里作为历史瞬间的记录,有些拍照效果很好的手机足够了;即使冲洗成5寸、6寸的照片,也没什么问题。
《科学时报》 (2009-8-22 A5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