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大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30 23:48:37
人车一体空投:我空降兵解决世界空降史难题
 
6月19日15时30分,鄂北某训练场上空。伴随着两声短促的汽笛,一架大型运输机的3个舱门同时打开。这是我空降兵首次在鄂北丘陵地带实施人车同机空投的一次战术演练。“嘀、嘀、嘀……”机组人员发出战车和乘员离机指令,战车开始缓缓向外滑动。一具洁白的牵引伞飞出机门,立即充气,拉出第一辆伞兵战车。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战车脱离机舱……在天上,运输机隆隆飞过,一个个突击队员从天而降,一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
 
空降兵是以降落伞和陆战兵器为基本装备,以航空器为输送工具,主要遂行伞降和机降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空降兵作为快速机动作战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降兵的建设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在天为雄鹰,落地成猛虎,如今中国的空降兵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侦察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精干、合成、高效”部队了。
 
近年来,随着世界军事革命的变化给空降兵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空降兵紧紧跟踪科技发展前沿,集中力量突破制约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能力提高的难点课题。如今,中国空降兵装备了运载伞兵的新型飞机,速度快,装载人数多,可进行三门四路单跳和连跳,可全天候空投备,远程飞行不需加油就可到达本土任何地域上空。作为典型的高技术密集兵种,空降兵遂行空降作战有许多难点和瓶颈。
 
伞兵伞对空降兵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人员空投来说,对伞兵伞的要求较高,因为影响伞兵载荷的就是伞兵伞。1982年10月,中国空降兵自主研制出抗风性能强,着陆速度低、冲击力小的伞兵-X型伞。此后,空降兵的伞具装备快速更新换代。2003年8月,空降兵成功推出新型伞兵伞。它采用主伞与备份伞一体化背式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和滑翔能力,使空降兵具备了“在空中操枪弄炮的能力”。如今,伞兵伞、武装翼伞、动力翼伞等10余种不同型号、性能各异的伞具装备列装部队,使空降兵具备了全方位、全天候跳伞作战能力。中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新一代伞兵伞,抗风能力强,低空性能好,可在空中调整伞具运行方向,增强了空降兵着陆的选择性和准确性,使伞兵真正成了“空中飞人”,机动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人车一体和重装空投尤为关键
 
武器装备的空投,是持续战斗力生存的基石,尤其是重型装备的空投,更是检验空降作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重装空投的难点,就是人车一体空投在准确的地点。因为人机一体空投空降解决了人和装备的快速结合、作战分队的快速集结问题,为着陆后快速形成战斗力赢得时间,是空降兵战斗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空降兵来说,重装空投还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可以三车连投,然而完成人车一体空投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种伞兵全副武装坐在战车内,人和车一块从空中投下的高难空降技术,既节省了作战人员在空降后寻找自己车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增强了空降部队在伞降阶段的装甲保护。当然,这种载人空投战车的技术,无疑有它危险的一面,正因为如此,空降兵战斗员与伞兵战车成建制同机空投,是世界空降史上的一个难题。
 
俄军直到1998年才进行了第一次有员空投战车的试验,结果证明该项技术是成功的。上世纪90年代,世界先进国家的空降兵重型装备实现更新换代,重装连投、带弹空投等难点问题尽数解决。中国空降兵部队在2005年8月,中俄联合军演中进行了伞兵步战车实投演习,当时伞兵步战车和乘员是在同一架飞机上,人员与步战车分开空投的,而俄罗斯空降兵进行了人车一体空降。虽然人车一体空降是俄罗斯的特色,但重装空投翻车和投地点不准确也是常有的事。如2005年10月俄罗斯和印度举行的“因德拉-2005”联合军事演习中,印军安-32运输机投下的120毫米迫击炮载运平台因欠准确而落在了距离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和印度国防部长穆克杰仅有几米的地方。在另外一次事故中,两名俄军第76空降师士兵的降落伞在空中缠在一起,所幸的是这两位空降兵技术娴熟,解开纠缠,最终安全着陆。
 
为解决战斗员与伞兵战车成建制同机空投这一难题,中国空降兵部队大胆探索人车成建制同机空投,经过数十次试验,总结出了伞兵快速寻找战车的8种方法和解脱战车的10个步骤,大大缩短了伞兵战斗员着陆后寻找战车、人员集结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空降兵的出击速度和打击能力。
 
空投装备保障不可缺少
 
由于重装空投技术比较复杂,新型装备配发部队后,在装备作战使用、训练保障、性能发挥等问题上,过去都由各部队自己摸索,这样不但过程长,数据和使用观点也不尽统一,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针对这一困难,我军建立保障基地后,可集中进行重装空投装备的使用,改变了过去重装空投装备要层层审批、申领时间长,维修必须进工厂,维修周期长、修理费用高等状况,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和保障效益。另外,由于重装空投装备是新型装备,缺少懂装备、会维修保养的技术骨干,给新装备保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装备保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和提高。成立保障基地后,他们将承担起重装空投装备的管理、维修等任务,有利于培训一批保障骨干、储存一批技术能手,为随时遂行重装空投保障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2008年9月,在36个国家113名军事代表的注视下,我军近百名空降兵随战车火炮从天而降,首次实现人与重型装备“一体空降”。伴随着空降空投的一次次突破,空降兵装备建设一次次快速向前发展,一批适合陆战、空战的武器装备,经过更新换代和空投试验,陆续“为我所用”。
 
需要完善的训练体系
 
20世纪30年代初期,空降兵问世。迄今为止,世界上虽然已有99个国家和地区组建了空降部队,但以装甲车、重型火炮为主体,具有重装空降空投的空降兵机动作战能力的国家并不多。其原因除了空降兵是一个高技术密集的兵种,许多技术装备很难掌握外,还必须拥有严格系统的训练体系。
 
目前,美俄均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训练体系:一是“三结合”训练体制。美俄空降机械化部队建立有院校、基地、部队相结合的训练体制,空降机械化部队的乘、载员,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分期分批到相关院校和基地进行培训和轮训。美军部队每年举行多次以空降部队为主的中低强度冲突演习和应急部署演习,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俄军空降机械化部队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中等规模的作战演习;二是训练制度科学。美俄空降机械化部队建立有科学的训练制度,并严格依照训练制度要求开展训练。如美军对部队训练采取了“1/3轮训”制度。即每天有1/3部队战备值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1/3部队进行训练,确保每一个人都受到严格训练;1/3部队实施保障,确保空降部队日常活动顺利进行;三是训练机构健全。外军建立有多种类型的院校、训练基地与训练中心。俄军建有空降机械化军事专科学院、准尉学校、部队训练中心。美军空降机械化部队建有战场仿真训练基地、现代化靶场和伞兵降落场供部队在多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进行训练。俄军和美军空降机械化部队均建设有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四是严格训练措施。美俄普遍实施“远离营房”训练,注重多种战场环境的适应性训练。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注重培养技术骨干。经常举行带实战背景的演习,如美军空降机械化部队进行的演习,都是临时下达任务,立即作出反应的应急部署演习。此外,每年还组织进行一到两次师、团级的实弹演习,以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研究所教授)
 
《科学时报》 (2009-7-1 A3 国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